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想用弹簧秤向上拉住杠杆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1所示.他应该选择的作用点在杠杆支点O的 侧 .为了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杠杆的力臂.拉力方向应该是 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弹簧秤秤出了从家里带来的一个苹果的质量,恰是150克(正好是3个钩码的质量),于是在钩码不夠的情况下,就用苹果代替钩码进行实验.则该同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D.极端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弹簧秤秤出了从家里带来的一个苹果的质量,恰是150克(正好是3个钩码的质量),于是在钩码不的情况下,就用苹果代替钩码进行实验。则该同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D.极端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想用弹簧秤向上拉住杠杆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他应该选择的作用点在杠杆支点O的
侧(选填“左”、“右”).为了能在杠杆上直接读出杠杆的力臂,拉力方向应该是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
调(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2
2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顺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4)实验过程中,小芳发现用两个钩码可以平衡三个钩码,如图丙所示,小芳还观察到两侧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等,于是她想,杠杆平衡,不能只看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老师看后,指出了她的不足之处,可是小芳感到迷惑不解,“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图中A点上…小芳明白了.
①请你简要说明老师是怎样做的.
②请你将小芳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纠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在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同学发现杠杆停止时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不平衡
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杠杆平衡后,若在a点挂2个50g钩码,那么在b点应该挂
3
3
个50g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明小组用如图2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3所示,则动力F1=
3.6
3.6
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3)在探究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扛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列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实验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
实验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
将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相加
将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相加
(列出两点)
(4)通过探究,大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镊子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
2
2
次实验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