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 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 的A处挂了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 码.你的方法 是 .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杠杆保持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直接读取力臂
便于直接读取力臂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F1l1=F2l2
F1l1=F2l2

(3)第三次有数据缺失,请根据所学把它补上.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12
3 8
(4)本实验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便于找出物理规律
便于找出物理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让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
测量力臂
测量力臂
;把杠杆的重心做为支点是为了
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3)小东采用的是在另一侧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如图乙所示,分别测出G、F1、l1、l2,他发现G×l2≠F1×l1,你认为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错将L1当作了F1的力臂
错将L1当作了F1的力臂
,正确的做法是
将F1竖直向下拉
将F1竖直向下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小明首先调节杠杆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不正确
.若不正确,那么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可用作图的方法)来既能证明小明的结论错误又能证明你的结论正确:
在杠杆支点一侧挂上钩码,在支点另一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在杠杆支点一侧挂上钩码,在支点另一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然后使弹簧测力计倾斜地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看“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与“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否相等,然后得出结论
然后使弹簧测力计倾斜地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看“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与“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否相等,然后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精英家教网
(1)首先应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是指甲刀的示意图,其中ABC、OBD各是一个杠杆,用它剪指甲时,省力杠杆是
 

 次数  动力(牛)  动力臂(厘米)   阻力(牛)  阻力臂(厘米)
 1  0.98  2.0  0.49  4.0
 2  1.96  3.0  2.94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杠杆保持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有数据缺失,请根据所学把它补上。
(4)本实验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3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