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老师 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 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 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像. ,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 生.则原混合溶液呈 ▲ (填“酸性 .“碱性 或“中 性 ).其中所含的溶质有 ▲ ,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1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呈现出
 
的光斑,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
(2)小华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
 
的光斑,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内,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
 
的光斑(填“不变”、“变大”、“变小”).
(3)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小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1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透镜,小莉应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改正后若实验时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0.3cm时,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4)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图2中的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用书遮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实验时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程度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7)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不能成像     B.可以成像,但要适当移动位置  C.可以成像,像大小不变 D.可以成像,像变小
(8)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拿下光屏,移动眼睛的位置
 
(“能”或“不能”)看到像.
(9)一物距应只有唯一的像距,他们三人将蜡烛都放在透镜前15厘米处时,但他们所测得的像距却并不相同,分别为28cm,30cm,31cm,他们的数据不是因为测量长度误差造成的,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10)小华又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2)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4)小明还改变玻璃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数据记录如表三所示.观察数据可知: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
后变
(选填“大”或“小”).
表三: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平均速度v/(cm?s-1)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1.20
(5)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减小气泡长度
减小气泡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29、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
匀速直线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减小气泡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4.7 9.7 14.8 19.6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
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
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
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
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
先变大后变小
先变大后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⑴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

⑵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小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凸透镜,小莉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⑶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光屏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         

⑷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⑸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2分)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