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为 .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 . 2.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 ) A.0牛顿 B.1.5牛顿 C.3牛顿 D.无法判断. 3.如图9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则推力F2= N. 例2.用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如图10所示.当F增大时.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跟踪练习3: 1.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附着一磁性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不动.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保持平衡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和 力的作用. 2.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3.起重机吊着一重为G的物体(1)匀速上升拉力为F1.(2)匀速下降拉力为F2.(3)静止在空中拉力为F3.(4)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拉力为F4.(5)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为F5.(6)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拉力为F6.这几种状态都是 状态.比较F1.F2.F3.F4.F5.F6.有F1 F2 F3­­ F4 F5 F6. 达标测试: 1.重5N的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如图11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3.如图1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 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 N. 4.如图13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要( )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 5.如图14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的情景.已知气球的体积为8m3.气球.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kg.空气的密度为1.29 kg/ m3.g取10N/ 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 ) A.103.2N B.90N C.13.2N D.193.2N. 6.如图15.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7.如图16物体A重50N.物体B重3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2s内拉力F做的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禾探索某液体密度时,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后称量质量.如图丁所示的是实验时的情景,从小禾实验操作方便和放置的角度看,有一处不妥是
 

(2)称量质量时,当小禾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1个10g和1个5g的砝码后,指针只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半格,接下来小禾的正确操作应是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取下5g的砝码,换上10g的砝码   C.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3)先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的平衡,然后进行以下测量:
①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如图乙所示,向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③如图丙所示,将杯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物理量 空杯
m1/g
总质量
m2/g
液体体积
V/cm3
液体ρ
g/cm3
测量值 40
(一)请将表中数据填写完整.小禾认为按该实验方案测出液体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二)小禾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第二种实验方案,依次测出杯和液体总质量M、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杯与杯中剩余液体质量m.请用上述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三)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的测量误差更
 
一些(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带有挂钩的木块,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木块,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砝码盘相连甲.
乙方案:在竖直放置的支架固定两个相同的滑轮,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一个小铁板,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钩码相连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案与乙方案比较有什么不足:
 
. 解决的办法是
 

(2)用乙方案时,当组装好器材后,发现小铁板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其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3)用甲方案是,如果要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怎样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后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透光
透光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玻璃板太厚
玻璃板太厚
造成的.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C
C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a
a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c
c

(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上述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发现A、B烛焰晃动时并未完全重合,试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蜡烛B不应该被点燃
蜡烛B不应该被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 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光路(光线)
光路(光线)
,也能方便地测量
入射角和反射角
入射角和反射角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则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不发生
不发生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靠近
靠近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4)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二个角相等,则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
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图.
应该把小车放在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你认为她是根据________的现象来判断F1、F2是否平衡的,接着她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验证两个力平衡时是否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