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弹簧测力计,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水平
水平
(选填“倾斜”或“水平”)好.理由:
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4)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3
3
个.
(5)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未挂钩码时必须调节杠杆的平衡
螺母
螺母
,使其杠杆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杠杆每格都是等距离,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你应该如何操作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请说出两种方法.(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供你使用)
方法①
支点右边第二格处挂6个钩码
支点右边第二格处挂6个钩码

方法②
支点右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
支点右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如图所示某同学只进行了一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彰武县模拟)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当左侧钩码处于图乙所示A位置时,应
增大拉力或向右移动测力计
增大拉力或向右移动测力计
,可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5N,L1=20cm,F2=2.5N和L2=4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只根据一组数据归纳出的规律具有偶然性
只根据一组数据归纳出的规律具有偶然性

(4)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的拉力将
变小
变小
(选填“保持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贵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所用的杠杆上相邻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6cm,每个钩码是
50g.把杠杆支在支架上,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当左侧钩码处于图所示A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
移动(先填“左”或“右”)
1
1
格,可使杠杆恢复在原位置平衡.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L2/m
1 1.0 0.24 2.0 0.12
2 0.5 0.18 1.5 0.06
分析上表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F1L1=F2L2
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