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 ____.
(2)直接测得的物理量是_ __、___ __、_________、__ ___.
(3)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__.
(4)测量时,必须_____ 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5)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 钩码重G /N | 上升高度h/cm | 测力计示数F/N | 绳头移动距离s/cm |
1 | 2 | 10 | 0.8 | 30 |
2 | 5 | 5 | 2 | 15 |
a.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b.结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其机械效率为 。
实验 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 高度h/m | 拉力F/N | 绳自由端上升 距离s/m | 机械 效率 |
1 | 2 | 0.1 | 1.1 | 0.2 | |
2 | 4 | 0.1 | 2.0 | 0.3 | 66.7% |
(3)比较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得出结论:
。
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填字母)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4)改变图中滑轮组的绕线方法,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拉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17: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拉弹簧测力计,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17: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物理量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
|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与绳重)
求:(I)动滑轮的重力G。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如何变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