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应K2Cr2O7+HCl --KCl+CrCl3+Cl2↑+H2O.若有0.1molK2Cr2O7参加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Cl为1.4mol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6mol C.氧化产物为0.3mol D.被还原的HCl为0.6mo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汤姆孙发现电子后,对于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模型,最后他们认定: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电子绕正电荷旋转.此模型称原子的有核模型.最先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卢瑟福
卢瑟福
.他所根据的实验是
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

(2)写出下列两个核反应的反应方程
 
27
13
Al(铝核)俘获一个α粒子后放出一个中子.
2713Al+42He→3015P+10n
2713Al+42He→3015P+10n
  α粒子轰击
 
14
7
N(氮核)放出一个质子.
147N+42He→11H+178O
147N+42He→11H+17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以72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以36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17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和刹车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CD

A.最多只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大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
(2)(4分)锌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在儿童生长发育时期测量体内含锌已成为体格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取儿童的头发约50mg,放在核反应堆中经中子照射后,头发中的锌元素与中子反应生成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锌,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64
30
Zn+
 
1
0
n→
 
65
30
Zn.
 
65
30
Zn衰变放射出能量为1115eV的γ射线,通过对γ射线强度的测定可以计算出头发中锌的含量.关于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BD

A.
 
64
30
Zn和
 
65
30
Zn有相同的核子数
B.
 
64
30
Zn和
 
65
30
Zn有相同的质子数
C.γ射线是由锌原子的内层电子激发产生的
D.γ射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3.0×10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选修模块3-5)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用如图所示两摆长相等的单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只要测量出两球碰撞前后摆起
的角度和两球的质量,就可以分析在两球的碰撞过程中总动量是否守恒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C.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D.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解释了玻尔原子模型
E.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F.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稳定
(2)一个高能r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请完成相应的反应方程:r→
 
.已知电子质量m1=9.1x10-31kg,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则r光子的能量至少为
 

(3)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1、v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原速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求:第一次碰后m1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是11H+01n→13H+γ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
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 E=(m3-m1-m2)c2
D.γ光子的波长λ=
h
(m1+m2-m 3)c2

(2)(10分)今年2月我国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 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
ⅰ.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
ⅱ.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8
25
L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
(1)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2)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