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4,0.28,0.08 解析:F安=(M-m)g,转化的内能=F安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1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F′
F′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为:取下
砂桶
砂桶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木板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②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3中描点并作出a-
1
m
图线,从a-
1
m
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
0.3(0.28~0.32)
0.3(0.28~0.32)
N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mkg-1 a/m?8-2
4.0 1.2
3.6 1.1
2.0 0.6
1.4 0.4
1.0 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

a.按图3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100g的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A开始,此后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B、C、D、…;
c.测量出B、C、D、…各点与A点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
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W3、…;
e.求出B、C、D、…各点的速度大小,分别记为υ1、υ2、υ3、…,再求出它们的平方υ12、υ22、υ32、…;
f.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υ2,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υ2-W图象,并在图象中描出(Wi,υi2)坐标点,再连成图线;
(重力加速度g=9.80m/s2,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该同学得到的υ2-W图象如图2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打A点时对应小车的速度υ0=
0.50(0.48~0.52)
0.50(0.48~0.52)
m/s;
②小车的质量M=
0.30(0.28~0.32)
0.30(0.28~0.32)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R、一个1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若将R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则应取____________作为横坐标.

(3)利用实验数据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正确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___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4.0

10.0

16.0

22.0

28.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R、一个1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4.0

10.0

16.0

22.0

28.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1)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若将R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则应取____________作为横坐标.

(3)利用实验数据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正确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论证做得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入射角i sini 折射角r sinr sini/sinr
.
n
1 30° 0.55 20.9° 0.357 1.40 1.40
2 45° 0.707 30.5° 0.508 1.39
3 60° 0.866 38.0° 0.616 1.41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1 2 3 角平均值 正弦值
.
n
入射角i 30° 45° 60° 45° 0.707 1.42
折射角r 20.9° 30.5° 38.0° 28.8° 0.497
答:上述二位同学做得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