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图2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乌龟和兔子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k+s-5#u B.乌龟和兔子在赛跑的中途中有两次相遇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t1时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1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Ω”的电阻档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Ω.若选择开关处在“直流电压2.5V”档时指针位于b,则被测电压是
 
V;
(2)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V,内阻约为0.5Ω,电流表的内阻为0.5Ω,电压表的内阻为6kΩ.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应当采用的电路是如图所示中的: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3)如图2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则电源内阻是
 

(4)下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所得的打点的纸带,A、B、C…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是T,对应的距离依次是s1、s2、s3
精英家教网
①、下列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A.a=
s3-s2
T2
           B.a=
s5-s3
2T2

C.a=
s6+s5-s2-s1
16T2
    D.a=
s3+s4-s2-s1
4T2

②、下列计算打D点时的速度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A.vD=
s3+s4
2T
          B.vD=
s1+s2+s3+s4
4T

C.vD=
s6-s1
T
          D.vD=
s2+s3+s4+s5
4T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广州模拟)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
答:
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写在答题卷上)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s2-s1)f2
4
(s2-s1)f2
4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重锤的质量m
重锤的质量m
.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m[g-
(s2-s1)f2
4
]
m[g-
(s2-s1)f2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如图1所示,其读数是
6.823mm
6.823mm

(2)如图2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图,图12-b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出的图线.
①固定斜槽轨道时应注意使
末端的切线水平
末端的切线水平

②实验过程中需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每次释放时都要注意让小球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③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及图3给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1.6
1.6
m/s.
(3)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L1、L2其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如图4所示为灯L1的U-I特性曲线.某同学为研究灯泡L2的伏安特性,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①在图4中画出灯泡L2的U-I特性曲线.
②若现将两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此时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
17.5
17.5
W.
I(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U(V) 10 25 40 50 70 90 110 140 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实验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b.
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②如图2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重力加速度外,还必须知道或测出的物理量有
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总质量M
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总质量M
;写出B、E两计数点间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式
mg(△x2+△x3+△x4)=
1
2
M(
x4+△x5
2T
)
2
-
1
2
M(
x1+△x2
2T
)
2
mg(△x2+△x3+△x4)=
1
2
M(
x4+△x5
2T
)
2
-
1
2
M(
x1+△x2
2T
)
2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答题纸上,为完成实验,请连接图3的实物图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半导体
半导体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0 3.20
③把元件Z接入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
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4.0
4.0
V,内阻为
0.40
0.40
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为了测定待测电流表和待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为2.5kΩ)
B.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约为100Ω)
C.电阻箱(最大电阻为9999.9Ω)
D.电阻箱(最大电阻为999.9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k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50Ω)
G.电源E
H.电键K、导线若干
(1)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时
①图1给出的电路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②根据选定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2)测量待测电压表的内阻时,给定电路图如图2所示:
①根据给定的电路图,电阻箱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②按给定电路图,将下面的器材用线连成测量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