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演示实验数量较多(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有106个).实验本身比较简单.因此.高考对演示实验的考查以选择.填充题出现.在对演示实验复习应特别注意(1)重视物理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如紫外线照射锌板.扬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的衍射中的旧松亮 .α粒子散射实验.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实验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内容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2)把握实验中的关键要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精英家教网
(1)图线
 
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
 

(3)(单选)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接入一力传感器,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1)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

②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2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C
C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质量一定时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简便且有效的措施是
C
C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长时间缓慢运动(即将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分力恰与其所受摩擦力平衡)
B.在增加钩码数量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放置一力传感器,直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读数F的关系图象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3)根据图(b)可知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
0.5
0.5
kg;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
1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六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D点的速度VD=
0.71
0.71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2.0
2.0
m/s2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1,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F
F
是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
F
F
F′
F′
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3)某组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小车质量
小车质量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采用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②实验过程中,难以直接得到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所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牵引力,那么,可以“将砝码和盘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车的牵引力”
的条件是
砝码和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砝码和盘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③利用上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3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BC
BC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1)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变电流,其电动势表达式为e=311sin314t(V).已知线圈匝数是100,面积为0.02m2,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
 
T(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当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过3π/4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V.
(2)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 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平衡摩擦力.精英家教网
①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  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②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 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1节新的干电池.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估计是因为电池较新造成.为了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量程3V的电压表;量程0.6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精英家教网
①乙电路中,加接电阻R0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
 

②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内阻的表达式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