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由于带电粒可以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共存的区域内沿竖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表明带电微粒所受的电场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设电场强度为E.则有mg=qE.即E=mg/q---------- (2)设带电微粒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有 --------- 依题意可画出带电微粒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该微粒运动至最高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 ---------- (3)将电场强度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2.则电场力变为原来的1/2.即---------- 带电微粒运动过程中.洛仑兹力不做功.所以它从最高点运动至地面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设带电微粒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t.根据动能定理有 ---------- 解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旋加速器英文:Cyclotron 它是利用磁场使带电粒子作回旋运动,在运动中经高频电场反复加速的装置,是高能物理中的重要仪器.
1930年Earnest O.Lawrence提出回旋加速器的理论,1932年首次研制成功.它的主要结构是在磁极间的真空室内有两个半圆形的金属扁盒(D形盒)隔开相对放置,D形盒上加交变电压,其间隙处产生交变电场.在D形盒所在处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置于中心的粒子源产生的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电场中被加速,带电粒子在D形盒内不受电场力,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在垂直磁场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果D形盒上所加的交变电压的频率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频率,则粒子绕行半圈后正赶上D形盒上极性变号,粒子仍处于加速状态.由于上述粒子绕行半圈的时间与粒子的速度无关,因此粒子每绕行半圈受到一次加速,绕行半径增大.经过很多次加速,粒子沿如图2所示的轨迹从D形盒边缘引出,能量可达几十兆电子伏特(MeV ).回旋加速器的能量受制于随粒子速度增大的相对论效应,粒子的质量增大,粒子绕行周期变长,从而逐渐偏离了交变电场的加速状态.
精英家教网
图1是回旋加速器的实物图,图2、图3是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自半径为R的D形盒的中心由静止开始加速,D形盒上加交变电压大小恒为U,两D形盒之间的距离为d,D形盒所在处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求:
(1)带电粒子被第一次加速后获得的速度v1
(2)带电粒子加速后获得的最大速度vm
(3)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到第n次加速结束时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所用的总时间是多少?若要增大带电粒子加速后获得的最大速度vm,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皇姑区一模)在现代科技中,人们常常利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来控制带电微粒的运动.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位于竖直面内,y轴上的A点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量为q,
q
m
=
1
3
c/kg
.若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在场强为E1、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和重力场的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到X轴上的B点.在X轴的上方,小球在场强为E2、磁感应强度为B=
10
T的磁场和重力场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是圆周的一部分,且关于y轴对称,已知A、B两点坐标分别为A(0,-l),B(
3
,0),g取10m/s2,求:
(1)场强E2的大小和方向;
(2)场强E1的大小和方向.(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中,有甲、乙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从坐标原点O分别沿与x轴正方向成30o和60o的方向,以v1和v2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同时到达x轴上的P点。则由此可得甲、乙两粒子的比荷之比k1:k2和速率之比v1:v2分别为

 

A.2:1,2:   B.1:2,:2    C.2:1,:2    D.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中,有甲、乙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从坐标原点O分别沿与x轴正方向成30o和60o的方向,以v1和v2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同时到达x轴上的P点。则由此可得甲、乙两粒子的比荷之比k1:k2和速率之比v1:v2分别为

A.2:1,2:B.1:2,:2C.2:1,:2D.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中,有甲、乙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从坐标原点O分别沿与x轴正方向成30o和60o的方向,以v1和v2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同时到达x轴上的P点。则由此可得甲、乙两粒子的比荷之比k1:k2和速率之比v1:v2分别为
A.2:1,2:B.1:2,:2C.2:1,:2D.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