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 .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时.应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氧气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气体,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几个有关氧气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b
试管
试管

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应选择A装置制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③制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C
D
D
(填序号).
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a.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b.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E
E
.(填字母编号)
(2)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
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①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B
B
,理由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使体积不准确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使体积不准确

②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一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方法 现象 结论
验证鳔
内含O2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木条能继续燃烧
木条能继续燃烧
鳔内含有氧气
鳔内含有氧气
(3)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CaO2)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根据获得的信息计算:
①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72

②过氧化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4
5:4

③72克过氧化钙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氧气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实验室制取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A
A

(3)步骤②的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
烧杯内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橡皮塞没有塞紧
橡皮塞没有塞紧
;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
再次旋紧橡皮塞
再次旋紧橡皮塞
(填操作方法)才能使右侧导管口出现气泡.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③、⑤
③、⑤
.(从①~⑦的序号中选填,2分)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
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

(6)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备甲烷(CH4)气体,推测其反应物是
A
A
(填序号).
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Na2CO3固体和水   C.CO2和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因此研究其制法极为重要.
①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不仅因为这种原料含有________(填“钙元素”或“碳酸根”),而且来源非常广泛.
②某小组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确定反应原理】
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甲同学认为:应该选择反应C+O2数学公式CO2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写一条)________.
【确定实验装置】
Ⅰ.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③________;④________.
Ⅱ.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所需仪器的编号为________.

Ⅲ.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________.
A.反应物状态B.气体的密度C.反应的条件D.气体溶解性
【进行制取实验】
Ⅰ.验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Ⅱ.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某同学利用双氧水分解的反应测定双氧水的浓度.他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Ⅰ.若该反应产生0.01mol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列式计算).
Ⅱ.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该因素将导致上述实验测定的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图1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O2、CO2和H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请写出检查装置A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小改动是______.
(4)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来制取SO2
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
①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在收集SO2,为了避免SO2对环境的污染,对SO2的收集装置作了改进(见图2),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氧气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实验室制取过程如下:
精英家教网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
(3)步骤②的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______(填操作方法)才能使右侧导管口出现气泡.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______.(从①~⑦的序号中选填,2分)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6)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备甲烷(CH4)气体,推测其反应物是______(填序号).
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Na2CO3固体和水   C.CO2和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