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燃的酒精灯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当金属线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线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线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不变 答案: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江苏物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的电阻不计,电阻R的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B两点间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江苏卷)(1)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电阻 

    (Ω)

121.O

50.O

23.9

IO.O

3.1

导线直径 d

    (mm)

O.80l

0.999

1.20l

1.494

1.998

导线截面积 S

  (mm)

O.504

0.784

1.133

1.753

3.135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    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S应满足的关系.

(2)直接用两组RS值相乘(50×0.784=39.2,10.0×1.753=17.53),可得RS明显不相等,可迅速判断结果“不满足”;并同时可简单计算50.0×0.9994≈50×1,10×1.4944≈10×1.54=50,两者接近相等,即R与d的四次方成反比,可迅速得出R与S2成反比。计算时选择合适的数据可使自己计算简单方便,如本题中的(50.0,0.999,0.784)和(10.0,1.494,1.753)。

(3)若导线的电阻率ρ=5.1×10-7Ω·m,则表中阻值为3.1Ω的导线长度l=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 全国高考江苏物理卷)如图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

 (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中多用电表的________(选填“A”、“B”或“C”).

(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______(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

两表笔接的接点

多用电表的示数

ab

________Ω

ac

10.0 Ω

bc

15.0 Ω

图8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江苏卷)7.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

A.质量为2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质量为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

C.绳对质量为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

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江苏物理·T12.A)如题12A-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ρ=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