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17 如图1-1-17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 C.丙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解析:选D.因为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知.从而无法判断它们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也就无法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若为滑动摩擦力则乙最大.若为静摩擦力则丙最大. 图1-1-18 3.如图1-1-18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选D.根据小球平衡.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弹力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图1-1-19 4.如图1-1-19所示.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 N.方向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g取10 m/s2)( ) A.大小是10 N.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是30 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选C.物体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FN=μmg=20 N.与外力F无关.故选C. 图1-1-20 5.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1-1-20所示.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若皮带与轮不打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图中皮带上P.Q两处在(O1.O2连线上)所受摩擦力的情 况.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C.在CB段物体不受静摩擦力.Q处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D.在CB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P.Q两处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答案:BC 图1-1-21 6.如图1-1-21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解析:选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滑动摩擦力.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10.050
10.050
c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3.200(3.199~3.201)
3.200(3.199~3.201)
mm.

(2)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丙.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
4.00
4.00
 N.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1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①图2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2
3.2
m/s2
②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1/m(1/kg)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图3左的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1/m图线,并从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
a=
1
2m
a=
1
2m

③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3右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精英家教网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0=150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C.电流表A,量程2.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连线后,将磁敏电阻置于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U (V) 0.00 0.45 0.92 1.50 1.79 2.71
A (mA) 0.00 0.30 0.60 1.00 1.20 1.80
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
 
,结合图1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T.
(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1,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B紧挨着匀速下滑,A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图1-1

A.                   B.                    C.tanα                   D.cot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13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

图1-1-13

A.t2—t4              B.t1—t4              C.t1—t5              D.t2—t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1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取g=10 m/s2)

A.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8 m                     B.此单摆的周期约为0.3 s

C.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上移动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图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