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 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1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11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01n)和正电子(+10e).即中微子+11H―→01n++10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 +10e+-10e―→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 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长的大小. 解析:(1)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正确. (2)由能量守恒有2E=2mec2.所以E=mec2=9.1×10-31×(3.0×108)2 J=8.2×10-14 J. 反应过程中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 (3)粒子的动量p=.物质波的波长λ= 由mn>me.知pn>pe.则λn<λe. 答案:8.2×10-14 遵循动量守恒 (3)λn<λe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15时36分,卫星启动发动机开始变轨,然后关闭发动机沿抛物线下落,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撞击产生了高达10km的尘埃层,设尘埃在空中时只受到月球的引力.模拟撞击实验显示,尘埃能获得的速度可达到卫星撞击前速度的11%;在卫星变轨过程中,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测得,卫星在离月球表面高176km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1=125min,在近月(高度不计)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107.8min.计算时取
3107.8
=4.76
.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月球半径R和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空中尘埃层存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报道:2009年9月26日上午8点,从重庆首发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203km,仅用时1小时54分便抵达成都火车北站,为“川渝”交通运输增添了新的快速通道,同时对车辆和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火车提速需要增大发动机功率,另一方面,铁路转弯处要求外轨比内轨稍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弯道半径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如果火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与v2成正比.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15时36分,卫星启动发动机开始变轨,然后关闭发动机沿抛物线下落,16时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撞击产生了高达10km的尘埃层.模拟撞击实验显示,尘埃能获得的速度可达到卫星撞击前速度的11%;在卫星变轨过程中,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测得,卫星在离月球表面高176km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1=125min,在近月(高度不计)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107.8min.计算时取
3107.8
=4.76
.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月球半径R和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空中尘埃层存在的时间;
(3)“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表面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全国Ⅰ卷理综)24.(15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 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 -5Ω•m,附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