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图14-2-31所示.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在距AC边距离为d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现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 (1)红光和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比为多少? (2)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求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 解析: (1) v红=.v紫=. 所以=. (2) =n1.=n2 两光点间的距离 x=d. 答案: 图14-2-3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卷改编)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10-2-14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2-14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卷改编)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10-2-14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2-14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如图1所示,此读数为
6.125(6.124~6.126mm)
6.125(6.124~6.126mm)
m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如图2所示,此读数为
31.25
31.25
mm,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测量弹簧长度时,如图3所示,此读数为
14.04(14.03~14.05)
14.04(14.03~14.0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和灯泡组成电路,测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关系.
①已知滑动变阻器电阻为25Ω,电阻丝有效长度30cm,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甲灯泡接入电路,测得如图(a)所示的I-U图线.则得出AB图线的实验过程中,变阻器动片在电阻丝上移动的长度是
 
cm在(b)图中,不改变电源和变阻器位置,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变阻器动片右移时,灯泡两端电压变大.
精英家教网
②若改变电源电压,分别测乙、丙灯泡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关系.所得结果列于下表:
电压/V 2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电流/A A 0.14 0.20 0.29 0.34 0.39 0.49 0.57 0.65 0.71 0.78 0.85 0.91 0.96 l.00
B 0.04 0.07 0.10 0.13 0.16 0.19 0.23 0.26 0.28 0.31 0.33 0.35 0.37 0.39
在图(c)坐标纸上画出乙、丙两灯的U-I图线.
若将乙、丙两灯串联后,接在80V的电压两端,流过灯丝的电流为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器材的组装情况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
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

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该同学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的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坐标纸中建立合适的坐标并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实验序号 加速度(a/m?s-2 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kg) 小车与砝码总质量的倒数(m-1/kg-1
1 0.31 0.20 5.0
2 0.30 0.25 4.0
3 0.22 0.30 3.3
4 0.18 0.35 2.9
5 0.16 0.40 2.5
6 0.14 0.45 2.2
(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盘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该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