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原理是( ) A.由g=可知.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B.由g=可知.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C.由于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实验测定.利用关系式g=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D.同一地区单摆的周期不变.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单摆N次全振动总时间为t,悬线长为L,摆球的直径为D.
(1)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g=
 

(2)若用上述表达式求出的g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
A.实验中误将N次全振动次数记为(N+1)
B.单摆振动时,掁幅较小
C.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没有考虑小球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问题1:如果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测出了摆线的长度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问题2:在做实验中,下面所给的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

A.带毫米刻度的米尺      B.天平      C.游标卡尺         D.秒表

问题3:在实验中,如测出摆线长为L,小球直径为D,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等于_______. (用以上字母表示),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在_______位置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

问题4: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La: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单摆N次全振动总时间为t,悬线长为L,摆球的直径为D.

(1)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2)若用上述表达式求出的g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中误将N次全振动次数记为(N+1)

B.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C.让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没有考虑小球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从摆球经过________开始计时,用秒表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________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离海平面太高

B.单摆所用的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进行计算

D.以摆球直径和摆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摆线的长度L0、摆球的直径d、n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
摆线的长度L0、摆球的直径d、n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

(2)实验中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g=
4π2n2(L0+
d
2
)
t2
4π2n2(L0+
d
2
)
t2

(3)实验中若测得重力加速度g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B
B

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悬线的长度记作摆长
C.单摆振动时,摆线的偏角太小
D.测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记为n+1次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