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 用运动合成和分解方法研究平抛运动.要根据运动的独立性理解平抛运动的两分运动.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速度规律.一部分是位移规律.对具体的平抛运动.关键是分析出问题中是与位移规律有关还是与速度规律有关 [例2]如图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某一点B处.设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球从A运动到B处所需的时间,(2)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 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同时受到斜面体的限制.设从小球从A运动到B处所需的时间为t,则:水平位移为x=V0t 竖直位移为y=, 由数学关系得到: (2)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t1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当小球的速度与斜面平行时.小球离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因Vy1=gt1=V0tanθ,所以 [例3] 已知方格边长a和闪光照相的频闪间隔T.求:v0.g.vc 解: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先求C点的水平分速度vx和竖直分速度vy.再求合速度vC: [例4]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小球沿斜面运动.则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解析:不同意.小球应在A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 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 斜面底宽 因为,所以小球离开A点后不会落到斜面.因此落地时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_______。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

水平射程(m)

1

0.20

2.0

0.40

2

0.20

3.0

0.60

3

0.45

2.0

0.60

4

0.45

4.0

1.20

5

0.80

2.0

0.80

6

0.80

6.0

2.40

A.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
合外力
合外力
,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
不需要
不需要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C
C
(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B
B

序号 抛出点的高度(m) 水平初速度(m/s) 水平射程(m)
1 0.20 2.0 0.40
2 0.20 3.0 0.60
3 0.45 2.0 0.60
4 0.45 4.0 1.20
5 0.80 2.0 0.80
6 0.80 6.0 2.40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I(6分)某同学存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经标出,则:

  (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g=10 m/s2) 

  (2)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x=      cm,y=     cm.

Ⅱ(6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

深度为(未知)且开几向F的固定小

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

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

后由静止释放,没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

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

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几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

,并通过改变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

期T,再以为纵轴、为横轴,作出

T2-图像.则可以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像应该是、b、c中的   

  (2)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当地重力加速度个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Ⅲ(6分)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十”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一”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D一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UD/V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I/mA

0

0.4

0.9

1.5

2.3

3.2

4.3

5.4

6.8

9.3

12

15

19

24

30

37

  (1)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H{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实验用电压表内阻R v约为10 kΩ,电流表内阻RmA约为100Ω)

  (2)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I—UD图线。

  (3)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0V,而电源是由内阻不计、电动势为1.5V的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根据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的信息分析,应该将发光二极管串联一个阻值R=        Ω的电阻后,与电源接成^圳合电路,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I(6分)某同学存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经标出,则:

   (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g=10 m/s2) 

   (2)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x=      cm,y=      cm.

Ⅱ(6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

深度为(未知)且开几向F的固定小

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

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

后由静止释放,没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

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

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几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

,并通过改变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

期T,再以为纵轴、为横轴,作出

T2-图像.则可以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像应该是、b、c中的   

   (2)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当地重力加速度个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Ⅲ(6分)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十”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一”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D一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UD/V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I/mA

0

0.4

0.9

1.5

2.3

3.2

4.3

5.4

6.8

9.3

12

15

19

24

30

37

   (1)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H{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实验用电压表内阻R v约为10 kΩ,电流表内阻RmA约为100Ω)

   (2)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I—UD图线。

   (3)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0V,而电源是由内阻不计、电动势为1.5V的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根据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的信息分析,应该将发光二极管串联一个阻值R=        Ω的电阻后,与电源接成^圳合电路,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____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____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
(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选填A、B、C、D其中一项)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
序号抛出点的高度(m)水平初速度(m/s)水平射程(m)
10.202.00.40
20.203.00.60
30.452.00.60
40.454.01.20
50.802.00.80
60.806.02.40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