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5-8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5-8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①物块的质量m1.m2; 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 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 解析:(1)本实验需要验证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1-m2)gh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而所以即 因此.选①②或①③. (2)本实验验证的是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忽略了绳的能量.所以.绳的质量要轻.①对,在“轻质绳 的前提下.为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绳子应尽可能长些.但并不是越长越好.②错,本题所求的速度是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③对,为减小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的影响.两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大些.④错.故选①③. (3)见答案 答案: (1)①②或①③ (2)①③ (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 ,等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如图1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相同,所以我们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可以用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作为时间单位,那么,平抛小球的
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
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②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小,入射小球速度小,误差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越小,误差越小
③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AC
AC
.(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④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
m1
.
OP
=m1
.
OM
+m2
.
ON
m1
.
OP
=m1
.
OM
+m2
.
ON
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⑤在实验装置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此装置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
s2=4h1h2
s2=4h1h2

(2)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长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部记录的打点的情况.
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纸带上1-5读数点到0点的距离   单位:cm
1 2 3 4 5
前一部分 4.8 9.6 14.4 19.2 24.0
后一部分 2.04 4.56 7.56 11.04 15.00
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
①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
0.3

②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则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个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入射球与被碰球半径相同.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锤所指的位置,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____点.

②释放多次后,取各落点位置的平均值,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13.10 cm,OP=21.90 cm,ON=26.04 cm.用天平称得入射小球A的质量m1=16.8 g,被碰小球B的质量m2=5.6 g.若将小球质量与水平位移的乘积作为“动量”,请将下面的数据处理表格填写完整.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数据,你认为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③实验中可以将表达式m1v1m1m2v2′转化为m1s1m1m2来进行验证,其中s1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可以进行这种转化的依据是________.(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A.小球飞出后的加速度相同

B.小球飞出后,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

C.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小球在空中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从同一高度平抛,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

④完成实验后,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改变:

(Ⅰ)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C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

(Ⅲ)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与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MN

(Ⅳ)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y3.请你写出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电珠(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K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II.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课本原来的实验,还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及尝试。下面是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甲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由斜槽和水平槽构成。将复写纸与白纸铺在水平放的木板上,重垂线所指的位置为O。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不被反弹。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M、N.

(1)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 则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2)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3)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m1、m2、OM、OP、ON表示)                                      

 

乙组同学误将重锤丢失,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则将板斜放,上端刚好在槽口抛出点,标记为O.板足够长小球都能落在板上,如图2,采用甲组同学相同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

(4)对该组同学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组同学无法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秒表也不是乙组同学的必需器材

C.乙组同学必须测量斜面倾角θ      

D.图2中N为b球碰后落点

(5)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    

(6)如果a,b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 (要求第(5) (6)结论用m1、m2、OM、OP、O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电珠(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K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II.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课本原来的实验,还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及尝试。下面是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甲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由斜槽和水平槽构成。将复写纸与白纸铺在水平放的木板上,重垂线所指的位置为O。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不被反弹。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M、N.

(1)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 则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2)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3)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m1、m2、OM、OP、ON表示)                                      
乙组同学误将重锤丢失,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则将板斜放,上端刚好在槽口抛出点,标记为O.板足够长小球都能落在板上,如图2,采用甲组同学相同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

(4)对该组同学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组同学无法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秒表也不是乙组同学的必需器材
C.乙组同学必须测量斜面倾角θ      
D.图2中N为b球碰后落点
(5)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    
(6)如果a,b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 (要求第(5) (6)结论用m1、m2、OM、OP、O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电珠(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K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II.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同学们不仅完成了课本原来的实验,还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及尝试。下面是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甲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由斜槽和水平槽构成。将复写纸与白纸铺在水平放的木板上,重垂线所指的位置为O。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球不被反弹。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多次得到多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M、N.

(1)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 则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2)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3)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m1、m2、OM、OP、ON表示)                                      
乙组同学误将重锤丢失,为了继续完成实验则将板斜放,上端刚好在槽口抛出点,标记为O.板足够长小球都能落在板上,如图2,采用甲组同学相同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

(4)对该组同学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组同学无法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秒表也不是乙组同学的必需器材
C.乙组同学必须测量斜面倾角θ      
D.图2中N为b球碰后落点
(5)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    
(6)如果a,b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 (要求第(5) (6)结论用m1、m2、OM、OP、O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