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86.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5-2-8所示.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 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 s 图5-2-9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他们将拉力传感器一端与细绳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用拉力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的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图乙中的纸带上A、B、C为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打点计时器所打的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交流电源.

①由图乙,AB两点间的距离为S1=3.27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S2=
8.00
8.00
cm,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vB=
0.400
0.400
m/s,小车的加速度a=
1.46
1.46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
天平
天平
来测量出
小车的总质量
小车的总质量

③由于小车受阻力f的作用,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中必要的是
A
A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开关、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时,改变并记录电阻箱R的阻值,记录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若干组 R、U的数据.根据图丙所示,表中第4组对应的电阻值读数是
13.9
13.9
Ω;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阻R/Ω 60.5 35.2 20.0 9.9 5.8 4.3 3.5 2.9 2.5
电压U/V 2.58 2.43 2.22 2.00 1.78 1.40 1.18 1.05 0.93 0.85
③请推导
1
U
1
R
的函数关系式(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
1
U
=
1
E
+
r
ER
1
U
=
1
E
+
r
ER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丁所示的
1
U
-
1
R
图线,由图线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
2.86
2.86
V,内电阻r=
5.86
5.86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氧化锡是一种对气体中酒精含量敏感的材料:当周围气体中酒精浓度发生变化时,其阻值也会发生变化.小明为研究某型号氧化锡检测电阻咫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采用题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可以直接测得酒精浓度的容器中喷入雾状酒精,闭合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适当值,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改变喷入雾状酒精的量,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风的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图线.
(1)每次实验之前,小明都应先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置于
b
b
端(选填“a”或“b”):
(2)小明在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气体中酒精浓度(mg/L) 0.0l 0.02 0.04 0.06 0.07 0.09 0.12 0.15
电压表示数(V) 2.00 2.40 2.20 1.60 1.40 1.20 1.00 0.86
电流表示数(A) 0.10 0.15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电阻的阻值(Ω) 20 11 8 7 5 4.3
请在题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绘出凡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图线;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参照《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GBl9522)》,呼气中酒精浓度大于等于0.09mg/L就属于酒后驾车.小明用该型号氧化锡检测电阻R制成一个简易的酒驾测试仪.给定下列器材和要求,请你在题图3中帮他连接实物图;
器材:电源(E=6V,r=2Ω)、开关S、氧化锡检测电阻Rx、定值电阻R0、理想电压表、导线.
要求:闭合开关S,检测者呼出气体流经Rx.若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1.2V,则检测者属于酒后驾车;若电压表读数小于1.2V,则不属于酒后驾车.
(4)在(3)问中,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为
22
22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用图1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
次数 小车质量M/g 加速度a/m?s-2 
1
M
/kg-1 
1 200 1.91 5.00
2 250 1.71 4.00
 3 300  1.50  3.33 
4 350 1.36 2.86
5 400 1.12 2.50
6 450 1.00 2.22
7 500 0.90 2.00
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2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图2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
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4-5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 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4-6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 – l图线如图4-7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
方程t 2=404.0 l+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 2 =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l图线;
D.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2l+d)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4-5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 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 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4-6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         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 – l图线如图4-7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

方程t 2=404.0 l+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 2 =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l图线;

D.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2l+d)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