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图2所示.矩形线框置于竖直向下的磁场中.通过导线与灵敏电流表相连.线框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图中线框平面处于竖直面内.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线框中产生的是交变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 B.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 C.线框通过图中位置瞬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瞬时值最大 D.若使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增大一倍.那么通过电流表电流的有效值也增大一倍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基础题.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在中性面即线框与磁感线垂直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而在题中图示位置线框与磁感应线平行时.磁通量最小感应电动势最大.A.B错C对,电流的有效值I=.现在其余的量都不变.角速度增大一倍后.电流也增大一倍.D正确. 答案:C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L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为已知.在0~t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4)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夹角为π/3时,感应电动势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L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为已知。在0~t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L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3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为已知。在0~t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0.05" m、L2="0.04" m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 =400,总电阻为r =1 Ω,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一个R=9 Ω的定值电阻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 0.25" T .线框从图示位置(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开始在外力的驱动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l00rad/s匀速转动.求:

(1)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
(2)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L1、L2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O1O2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为已知。在0~t1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t1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

(1)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