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图1-33所示.木块A.B的质量均为m.放在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B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让A.B以初速度v0一起从O点滑出.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P点.速度变为v0/2.此时炸药爆炸使木块A.B脱离.发现木块B立即停在原位置.木块A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已知O.P两点间的距离为s.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均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爆炸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求: 图1-33 (1)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 解析:设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炸药爆炸释放的化学能为E0 从O滑到P.对A.B.由动能定理得: -μ·2mgs=·2m2-·2mv 在P点爆炸.A.B动量守恒:2m=mv 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E0+·2m=mv2 解得:μ=.E0=mv. 答案:mv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3-4-33所示,将长50 cm、质量为10 g的均匀金属棒ab的两端用两只相同的弹簧悬挂成水平状态,位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棒中通过0.4 A电流时,弹簧恰好不伸长,求:

图3-4-33

(1)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2)当金属棒通过0.2 A由a到b的电流时,弹簧伸长1 cm,如果电流方向由b到a,而电流大小不变,弹簧伸长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2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l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东城区模拟)(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中甲所示.
①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1中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该小车的加速度a=
0.16
0.16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2)①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常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电路如图3所示,则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
A.合上S1
B.合上S2
C.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
D.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到满刻度
E.记下R′的阻值
F.调节R′,使电流表的指针偏到满刻度一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在横线上
CADBFE
CADBFE

如果在步骤E中所得R′的阻值为600Ω,则电流表的内阻r的测量值为
600
600
Ω,这一测量值比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②如图4,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改装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BC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精英家教网
(1)实验中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时,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分别如图1、2所示,则金属丝长度的测量值l=
 
cm,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d=
 
mm.
(2)实验中给定电压表(内电阻为50kΩ)、电流表(内电阻为4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待测金属丝(电阻约为100Ω)、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两位同学想用伏安法多次测量做出I-U图线求出待测金属丝的阻值,他们设计了图3甲、乙两个电路,你认为采用
 
图更合理(填“甲”或“乙”),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在
 
点(填“a”或“b”).
(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4中按照第(2)问你所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4)用正确的方法测出了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并标在I-U坐标系中,如图5中“×”所示.请你根据测量值画出图线,并求出金属丝的阻值Rx=
 
Ω.则这种金属的电阻率约为
 
Ω?m(该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福建模拟)某同学用如图1、2所示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R及探究消耗的功率P随其接入电路的长度x的变化规律.实验中使用的器材为:
a.金属丝(总长度x0为1m,电阻约5Ω-6Ω)
b.直流电源(4.5V,内阻不计)
c.电流表(200mA,内阻约1.0Ω)
d.电压表(3V,可视为理想电表)
e.滑动变阻器(50Ω,1.5A)
f.定值电阻R0(10.0Ω,1.0A)
g.开关,导线若干

①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
②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U=
1.7
1.7
V;
③该同学测得金属丝全部接入电路时的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后,根据测量数据描绘出了U-I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求得该金属丝的电阻R=
5.2
5.2
Ω(保留两位有数数字)
④若金属丝温度不变,逐渐减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x,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金属丝消耗的功率P随x变化规律的是
B
B
.(填选项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