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图5-3-29甲所示.一半径R=1 m.圆心角等于143°的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与斜 面相切于B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为M.斜面倾角θ=37°.t=0时刻有一物块沿斜面 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如图5-3-29乙所示.若物块恰能到达M点. (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5-3-29 (1)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B,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AB间的距离xAB. 解析:(1)由题意物块恰能到达M点 则在M点有mg=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mv-mv 代入数据可求得:vB= m/s. (2)由v-t图可知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10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μmgcos 37°=ma 所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 (3)由运动学公式2axAB=v-v 又vA=8 m/s.得xAB=0.9 m. 答案:0.9 m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M远大于m
M远大于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
1
M
1
M
的图象.
(3)如图2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时角度过小.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时角度过小.

(4)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
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1 0.19 0.29 0.40 0.51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a-F图象(图3);
(5)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小车的总质量的倒数
小车的总质量的倒数

(6)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某小组做实验时得出如图4所示的图(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
F
F
是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为使橡皮筋沿竖直方向伸长,那么互成角度的两弹簧秤所施的力F1和F2必须
C
C

A.等大  B.互相垂直  C.水平分力,等大反向  D.竖直分力等大
(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5所示.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点未画出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T=0.02s的交流电,求:电火花计时器打第2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2=
0.49
0.49
m/s,小车的加速度a=
0.88
0.8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而后确定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和
刻度尺
刻度尺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若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由于橡皮筋弹力做功所获得的速度为
1.00m/s
1.00m/s
m/s.(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Hz)

(2)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以及从废旧电器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白炽灯等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即电阻R0(约为2KΩ))和白炽灯.现用手机中的锂电池 (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300mA)以及可供选择的下列器材进行实验: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300mA,电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1 (0~20Ω,额定电流l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 (电源用手机中的锂电池),其中有一种器材选取不妥,应做出的调整是
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②为研究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测出了加在灯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灯的电流I共8组数据 (见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 0.20 0.50 1.00 1.50 2.00 3.00
I/A 0 0.08 0.13 0.18 0.20 0.24 0.29
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U一I图线.由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白炽灯的电阻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硅光电池在无光照时不产生电能,可视为一电子元件.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甲电路,给硅光电池加反向电压(硅光电池负极接高电势点,正极接低电势点),探究其在无光照时的反向伏安特性.图中电压表的V1量程选用3V,内阻为6.0kΩ;电压表V2量程选用15V,内阻约为30kΩ;R0为保护电阻;直流电源电动势E约为12V,内阻不计.
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
精英家教网
②用遮光罩罩住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R,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教U1、U2
(ⅰ)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1示数如图丙,则U1=
 
V,可算出通过硅光电他的反向电流大小为
 
mA(保留两位小数).
(ⅱ)该小组测出大量数据,筛选出下表所示的9组U1、U2数据,算出相应的硅光电池两端反向电压UX 和通过反向电流IX(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标纸上建立Ix-Ux坐标系,标出了与表中前5组Ux、ix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你标出余下的4个坐标点,并绘出Ix-Ux图线.精英家教网
1 2 3 4 5 6 7 8 9
U1/V 0.00 0.00 0.06 0.12 0.24 0.42 0.72 1.14 1.74
U1/V 0.0 1.0 2.1 3.1 4.2 5.4 6.7 8.1 9.7
Ux/V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x/mA -0.00 -0.00 -0.01 -0.02 -0.04 -0.07 -0.12 -0.19 -0.29
(ⅲ)由Ix-Ux图线可知,硅光电池无光照下加反向电压时,Ix与Ux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
 
cm.
精英家教网
(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精英家教网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精英家教网
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 0 0.5 1.0 1.5 2.0 2.5 3.0
速度v/(m?s-1) 0.10 0.20 0.24 0.26 0.28 0.29 0.29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
精英家教网
③通过对图象的分析,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Ⅰ.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行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29/30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
 
m,斜面的倾角约为
 
度.(g取10m/s2,角度很小时其弧度值约等于其正弦值)
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
1 4 9 16 25 36 49 64
1 2 3 4 5 6 7 8
32 130 298 526 824 1192 1600 2104
Ⅱ.如下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序:
 

①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②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③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④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2)要得到角速度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
(3)写出ω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的意义:
 

(4)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分布曲线将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样做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