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如图6所示.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45°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完成图1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路图.
(2)如图2所示,试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4)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5)如图3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
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③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是
67.5°
67.5°

(6)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4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7)如图5,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作图确定S的位置和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器材 白纸板、激光灯、
平面镜
平面镜
、量角器
装置图
步骤与现象 ①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②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
③改变入射角的方向,重做两次实验.换用另外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④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出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并填入表格;
⑤如图乙所示,若把纸板NOF
向后弯折
向后弯折
,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法线
两侧;
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2)熔化和凝固:
在进行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面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4 -3 -2 0 0 0 0 1 2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知道这种固体是一种
晶体
晶体
(“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0℃
0℃

(3)建构比热容的概念:
在两只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
①如果使水和酒精都升高10℃,我们发现
加热的时间长.
②这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不同
不同
的.由此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
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到平面镜距离
到平面镜距离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
(4)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其位置,直到在前面看来好象也被点燃一样.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替代
替代
的科学
方法.(比较/控制变量/转换/替代/实验和推理/建立模型)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小红将玻璃板沿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A的像
不动
不动
 (填“不动”、“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
(7)若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
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其位置,直到在前面看来好象也被点燃一样.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的科学
方法.(比较/控制变量/转换/替代/实验和推理/建立模型)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小红将玻璃板沿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A的像______ (填“不动”、“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
(7)若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
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其位置,直到在前面看来好象也被点燃一样.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的科学
方法.(比较/控制变量/转换/替代/实验和推理/建立模型)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小红将玻璃板沿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A的像______ (填“不动”、“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
(7)若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