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水里不能听见岸上音叉发出的声音 B.发声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会让人听到声音 C.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它能有效减少声音散失.使响度增大 D.大会堂的四周墙壁有许多凸凹.像蜂窝状.目的是减少声音的反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B. 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可以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C. 次声波能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危害
D.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博文学校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   理

1.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__ 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较________的缘故。

2.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3.在音乐大厅里,乐团正演奏着雄壮的交响乐,各种乐器的形状虽然不同,但它们发声都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各种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但它们演奏乐曲的音调相同。

4.夏秋时节来到太阳岛上,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________,我们根据________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5.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_______造成的。

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dB~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声的。

7.如下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A                         B                               C                                 D

8.小明同学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此哨间是由于管内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单调”、“响度”或“音色”)

9.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10.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它的速度将(      )

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工作主要的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振动而发生,发声的物体不一定振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13.几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各人发声的(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较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较慢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物质的密度

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

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300

1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6.说女同学比男同学的声音尖,这是指                    (       )

A.响度     B.音调    C. 音色     D.音准

17.凭你的生活经验,说出下列环境中噪声最大的是(       )

A.图书阅览室    B.自由市场     

C.“英模报告”会场   D.校园的林阴路上

18.下列建筑不属于声音的利用的是                          (       )

A.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B.录音棚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关        

C.北京天坛的三音石                   D.北京天坛的圜丘

19.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能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20.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少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强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只是为了装饰美观

21.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

A.利用声波清洗精密的机械

B.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D.医生用“叩诊”法给病人诊病

22.吹笛子时笛子发声主要是                                                            (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竹管)中的空所术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3.我们对远处的人大声喊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喊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

24.一列停靠在站台的甲列车发出一声长鸣,另一列飞驰而过的乙列车也发出一声长鸣。站在铁路旁边的人听到的两声长鸣,其音调相比(  )

A.甲列车的高   B.乙列车的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25.下列关于声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B.声源的振动如果停止,它就停止了发声   

C.不发生振动的物体也可能发声    D.不发生振动的物体一定不是声源

26.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问题,如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

7.图1-4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28.小宇在阅读《科海奇闻》一书时,看到这样一条奇闻: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在俄克拉荷马上空做音速飞行实验,飞机每天在10000的高空飞行8次,半年以后,当地一个农场饲养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被飞机轰鸣声杀死,幸存的4000只鸡,有的羽毛全部掉光,有的干脆不下蛋了。

这则奇闻引起了小宇他们学习小组对噪声探究的好奇心。于是,小组内的各位同学又分头查阅了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29请你根据小宇他们提供的信息资料,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1.有些不法商贩,为了销售劣质产品,就在店铺内通过高音喇叭播放音乐,他们是想利用噪声能够损害__________,从而对产品产生错觉这一危害,来使顾客上当。

2.由上述信息资料,我们可以归纳出消音材料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小宇要将家中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晓丽认为不妥。他们由此引出一个新的探究课题,请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写出简要的探究报告。

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隔音效果更好

实验器材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这样做(请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熔岩与雷电共舞:

  今年6月印尼阿纳喀拉喀托火山再度爆发,一位名叫马克-福勒的业余摄影师拍下了其爆发时的壮观景象(如图所示),并有幸拍到闪电击中当时正在喷发中的火山的景象.

  阿纳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尼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间巽他海峡的拉卡塔岛上,形成于当地一座名为喀拉喀托火山的猛烈喷发后形成的火口湖中.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发生猛烈喷发,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其产生的能量是规模最大的氢弹试验的26倍.火山爆发时,3500千米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了下落的火山灰.

  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两州的部分森林.这次火山爆发还引起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浪高达30~40米,摧毁了附近许多城镇和村庄,死亡3.6万多人.环抱的火口湖深达274米.在残余的岛屿之上覆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

(1)

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在向四周流动的过程中会慢慢冷却,最后变成石块,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炽热岩浆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岩浆在流淌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按下列顺序,在火山口周围由近至远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则关于这些矿石的熔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橄榄石的凝固点最高

B.

石英的凝固点最高

C.

这些矿石的凝固点都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

我国古代对火山活动也有记载,《宁古塔记略》中描述五大莲池火山爆发时的情景是:“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30余里”.对于上面的记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远处的人先看火山爆发冒出的烟火,后听到声音,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

火山爆发时,人们听到“其声如雷……声闻五六十里”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火山爆发时,发出的声音“昼夜不绝”是因为声音在云层与大地间不断地发生反射

D.

火山爆发时,产生的热气“逼人30余里”说明岩浆的温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几种通信方式的归类例析

江苏    王梅军

 

一、微波通信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微波的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之间。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但是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来进行传递。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微波的速度小于光速

    B. 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低,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C. 关灯一瞬间,电灯周围的空间里会产生电磁波

    D. 微波通信的信号可沿地球表面曲折传播

    解答:微波是电磁波,其速度等于光速,则A选项错误。因为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所以B选项也是错误的。而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而D选项也是错误的。关灯一瞬间,电流发生变化,在电灯周围的空间里会产生电磁波。故正确选项为C。

 

二、卫星通信

    人类通过发射人造卫星,用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实现了卫星通信的梦想。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例2. 关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 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

    C. 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运转一周

    D. 同步卫星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空至少要4颗就能将信号覆盖全球

    解答:根据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为A。

 

三、光纤通信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更多。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所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通常数条光纤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光缆,用来传递电视、电话等多种信息。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

  例3. 为了在相同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信息,我们应该选择下列哪种电磁波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

    A. 光波                       B. 短波                       C. 中波                D. 长波

    解答:光的频率比短波、中波和长波更高,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更多。故正确选项为A。

 

四、网络通信

    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的信息,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就可以进行网络通信,如聊天、电子邮件等。

  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两台计算机进行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同时上网

    B. “电子邮件”只能发送文字信息

    C. 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只能用光缆

    D. 因特网的最大好处是能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解答:两台计算机进行发送电子邮件时,不需要同时上网,则A选项错误。“电子邮件”可以发送文字信息,也可以发送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所以B选项也是错误的。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可以用光缆,也可以用电磁波或导线等,因而C选项也是错误的。故正确选项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6.物理知识的应用

                    

                   

1.声呐

测海深

2.密度

鉴别物质  判断是否空心  判断浮沉。

3.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制成测力计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制成重垂线  水平器

5.关于摩擦力的大小

增减摩擦的方法

6.惯性

解释现象

7.二力平衡

测滑动摩擦力

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ρgh

8.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解释物体由静变动,由动变静,加速,减速,改变运动方向作曲线运动等

9.压强

增减压强的方法

10.液体的压强

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度

11.连通器

茶壶、锅炉水位器……

12.托里拆利实验

制成水银气压计

13.大气压

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有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高度计,医院输液打针

14.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风箱,喷雾器,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等

15.物体的浮沉条件

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

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

释煮饺子时,生沉熟浮等

16.杠杆的平衡条件

判断杠杆类型,求最小动力,判断动力变

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

17.光的直线传播

射击时的瞄准,解释小孔成像,影的形成,

日食,月食的形成“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确定视野,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激光

准直测距等

18.镜面反射

解释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19.漫反射

解释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20.平面镜 

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

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

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

射照亮井底),测微小角度,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21.光的折射

筷子斜插入水中,浸在水中部分向上偏折视深度小于实际探度,视高大于真高

2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23.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照相机;f<u<2f幻灯机、投影仪、

电影放映机;u<f放大镜;确定凸透镜f

的范围,照相机、幻灯机的调节

24.液体的热胀冷缩

制成常用的液体温度计

25.液化技术

分离空气的组成气体,提取纯净的气体

26.蒸发致冷

解释现象: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

27.液化放热

用高温水蒸气做饭、烧水。

28.升华致冷

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 “烟”雾

29.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

在高山上煮饭用高压锅

30.气体的加压液化

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

31.三表:熔点表  密度表  比热容表

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

注意:固体和液体相比较,不能说液体密度总比固体的小

32.电流的热效应

制成各种电热器,白炽电灯,保险丝

33.电流的化学效应

提炼铝、铜、电解、电镀

34.电流的磁效应

制成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听筒,利用电磁铁制成电磁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

3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

36.欧姆定律

解题,测电阻

37.串联电路的规律

制成简单调光灯,说明电阻箱的结构和原理

38.磁  

磁屏蔽      防磁手表    

用磁性材料做成录音带和录像带,磁悬浮列车

3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制成直流电动机 

40.电磁感应现象

制成发电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