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340m/s.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声音的实质:声音实质是一种波.叫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介质本身并不随着声波一起传播. 4.人能听到声音的途径:骨传导. 5.双耳效应:声源到人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以及步调也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顾实验和探究:

(1)在研究“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同一
同一
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
相同
相同
.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1所示的不同地方实验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运动状态改变的越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 在本实验采用
推理的
推理的
研究方法,此研究方法很普遍,采用此研究方法实验还有:
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
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
.(只要求写出实验名称)
(2)如图2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把木块放在
光滑水平
光滑水平
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相等
相等
时,木块静止.
②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概括起来,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线
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一组数据是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请写出二条来.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15℃) 340 海水(25℃) 1 531 铜(棒) 3 750
空气(25℃) 346 煤油(25℃) 1 324 大理石 3 810
软木 500 蒸馏水(25~C) 1 497 铝(棒) 5 000
铁(棒) 5 200
(1)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就越快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就越快

(2)
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快;液体传声比气体快
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快;液体传声比气体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当玻璃罩内空气变稀薄时,铃声逐渐变小.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链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1)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实验
,(填序号)由此得出声音是由于
物体振动
物体振动
而产生.
(2)其它两个实验分别表明了:
实验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实验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实验三表明音调的高低和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实验三表明音调的高低和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超声
超声
,②
音调
音调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次声波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20
20
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
(上/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
(上/下)拐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_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上/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_(上/下)拐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