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盐水密度增大. 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⑴ 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⑵ 配制一大杯盐水, ⑶ 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错误 (选填:“正确 或“错误 )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由表中数据分析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有足够的水和密度未知的待测液体,弹簧秤、空瓶和细绳.只用这些器材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1、请写出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和需要记录的物理量(用适当的字母表示)
2、根据记录的物理量,推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
G3-G1
G2-G1
G3-G1
G2-G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
B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完全重合
完全重合
为止,这时发现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小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10
10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够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
倒立
倒立
放大
放大
像,
投影仪
投影仪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1)画出电路图
(2)将图中实物按电路图连接好
(3)连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断开
;连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片置于
端.
(4)若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4.5伏,则灯泡电阻是
3
3
,在图中画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并画出接线以表明测量时所用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有一团细而乱的金属丝,要测定它的总长度和这种金属的密度.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只有刻度尺、天平和砝码,请设计实验方法,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和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