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合成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烧杯内壁有 .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 . (2)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 . . . 疑难突破 怎样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剖析:电解水的实验我们需要掌握: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知:通电以后在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它可以支持燃烧.我们了解了这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为今后理论推导水的化学式提供了实验基础.由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化学反应实例.我们可知: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要发生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我们要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即水通电后.水中的每两个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水中的每两个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气. 问题探究 问题 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规律图44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水的组成的简易装置图: (1)C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 (2)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多少. 图4-4 探究:本题为实验分析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C.D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由D试管中收集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因C.D试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即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也为1∶2. 结论:(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的木条,(2)1∶2. 典题精讲 例1图4-5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4-5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和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不可在分.所以A.B.D都正确.而水是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分子的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水中只有水分子而没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C是错的. 答案:C 例2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将下列探究报告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探究方法 现象 结论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 思路解析 本题是实验探究题.在明确探究问题之后.思索和寻求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的结论.叙述要准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小红同学用来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的A为
 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可以用
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1:2
,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电
氢气+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并在火焰 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文字表达式是
氢气+氧气
点燃
氢气+氧气
点燃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
(3)你认为水发生的上述变化是
化学
化学
变化.
(4)小红在做电解水实验之前还对天然水中的杂质进行了探究,他发现天然水中有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种杂质.你认为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过滤
过滤
,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漏斗
漏斗
.判断上述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内壁上
附着的水既不凝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附着的水既不凝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天长市已经有很多住宅小区使用上比较清洁的燃料--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甲烷实验室制取: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我校小强对天然气主要成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试管
试管
酒精灯
酒精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集气瓶
集气瓶

(2)小强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C
AC
AD
AD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
(3)经检验甲烷已经纯净后点燃,产生
淡蓝
淡蓝
色火焰,用
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观察到有
水雾产生
水雾产生
,证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甲烷一定含
碳、氢
碳、氢
元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H4+O2
点燃
CO2+H2O
CH4+O2
点燃
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房山区二模)小明同学在“金属拓展阅读”活动中了解到: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教师结合小明已有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金属钠一般存放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封存,煤油的密度为0.8g/mL.
(1)问题:采取上述保存金属钠的方法中,煤油或石蜡的作用是
隔绝水、隔绝空气
隔绝水、隔绝空气

(2)实验过程
操作 现象及解释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方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B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银白色、熔点低、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银白色、熔点低、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打开止水夹c.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
溶液红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a;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A中气体为氢气.
(3)反思分析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OH+H2
;反应结束,C中溶液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写出所有可能)
①NaCl②NaCl和HCl
①NaCl②NaCl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忙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一瓶标签部分残缺的药品,标签上依稀可见“电石”、“工业品”、“日期:2006”字样.打开瓶盖一看,发现瓶内装的是一些白色粉状和块状固体混合物.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瓶药品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1)电石的成分主要是碳化钙(CaC2),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电石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可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有关反应方程式:
CaC2+2H2O═Ca(OH)2+C2H2   
(2)乙炔微溶于水,能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温度可达3600度,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提出问题】(1)实验室如何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这瓶电石是否变质了?
实验Ⅰ:用电石和水制取少量乙炔并验证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2)可用制取少量乙炔的反应装置是
B
B
(填符号).该反应装置还可用于制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可用
E
E
(填符号),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3)实验时,发现制取乙炔的反应十分剧烈,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c
ac
(填符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改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5)在点燃乙炔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检验乙炔的纯度
检验乙炔的纯度
.点燃乙炔时火焰明亮,把用澄清石灰水荡洗过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白色固体出现,把冷且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已知乙炔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两种,则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实验Ⅱ:检验这瓶电石是否变质
(1)取少量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没有明显现象;取少量试剂瓶内的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这瓶电石
填“有”或“没有”)变质.
(2)分析了电石变质的可能原因后,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试剂瓶内的白色粉状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钙,还有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②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①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

没有气泡冒出
没有气泡冒出
①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②样品中不含有碳酸钙.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电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
水蒸气
水蒸气
反应而变质,因此,保存电石时应
保持干燥
保持干燥
注意
密封
密封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这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3)婷婷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见,石蜡中一定含有
碳、氢
元素;
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石蜡的熔沸点较低,受热后易变成液态或气态;石蜡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冰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①如果观察到
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②如果观察到
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③如果观察到
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