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于2.镜面反射3.器材:玻璃板.大小相同的两支蜡烛.白纸.铅笔.刻度尺. 实验步骤:(1)铺白纸.竖玻璃板.记玻璃板位置物像重合.记物像位置刻度尺测量物像距离距离相等说明结论正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义同学想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等于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ONF向后折,纸板上
不能
不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小义还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这样做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常用
玻璃板
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义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等于
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反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反方向射出,这表明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玻璃板
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鹏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等于
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小鹏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玻璃板
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用蜡烛、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运用的原理是光的
反射
反射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找到蜡烛的像
便于找到蜡烛的像

(3)实验中选用两支等大、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4)某同学把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5 5
2 8 8
3 12 12
从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呼和浩特)某同学用蜡烛,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测得的数据如下: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 10.0cm 10.0cm
2 18.0cm 18.2cm
3 20.0cm 20.0cm
(1)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会发现第二次的数据略有差异,这是实验过程中允许的误差.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这次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人造成的;或读数读的不准;或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有完全重合等,请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可能会导致这个误差的产生?
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2)做实验时,用一块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镜,请你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
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光可以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光可以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