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液体沸腾.先加热液体使其温度达到 .并要不断继续 .才能沸腾起来.因此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
铁圈
铁圈
(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为了节省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减少水的质量
减少水的质量

(3)小亮组通过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8℃,他想这可能是由于当地气压
小于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造成的.但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其他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于是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小亮否定自己刚才想法的理由是:
若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其它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应都低于100℃
若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其它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应都低于100℃

(4)小亮重新审视并确认自己小组的操作没有问题后,猜想可能是自己组使用的温度计有问题导致了较大的误差.请你帮助小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简述你设计的方案:
用自己组的温度计与其他组的温度计同时测量同一杯液体的温度进行比较
用自己组的温度计与其他组的温度计同时测量同一杯液体的温度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量的传递

  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温度高的物体总会把热量传递给温量低的物体,直到它们之间的温度相等为止.那么,热量是怎样传递的呢?一般来说,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

  拿一根铁丝,把一端放在火上烧,另一端拿在手中,过一会儿你会觉得手拿的这一端也烫起手来;把一块烧热的砖放在地板上,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地板也被烫热了.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物体的热量既可以在物体自身不同的部位间传递,也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这种热量自动地从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的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炒菜做饭的时候,火焰的热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给铁锅,再通过铁锅传给饭或菜;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也是利用热传导,即温度计的玻璃泡的表面跟被测量的物体接触后,把待测物体的热传导到玻璃泡内部,使里面液体受热膨胀,这样液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显示温度量值.

  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把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把不善于传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固体中的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其他的固体大都是不良导体,如石头、陶瓷、玻璃、木头、皮革、棉花等.我们用来烧饭、烧菜的锅都是用善于传热的金属制成的,目的就是能让热尽快地传给待加热的食物.冬季人们穿棉衣、毛衣或羽绒服,正是因为这类东西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保存身体散发出的热量,达到保暖的目的.

  热的另一种传导方式叫对流.

  取一个盛水的烧坏,里面放进几条小鱼.把烧杯倾斜放在架子上,杯口下面放一盏燃烧着的酒精灯.烧了一会,杯口的水开始沸腾,小鱼却仍然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游着.用手摸一摸烧杯的底部,原来杯子的底部还是凉的.

  这表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那么,为什么在水壶里的水,一会儿就被烧开了呢?

  原来,用水壶加热水的过程中,下部的水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变轻,向上浮起,而上部的水没有受热,比下部受热的水重,就向下沉.这样不断地上下交替运动,壶里的水就逐渐热起来,直到沸腾.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对流,是热传递的又一种方式.

  除了水以外,空气也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也能通过对流来传递热量.如果你用手在炉的上方和炉门处试一试,就会感到,炉的上方有一股热气冒出来,而炉门处却有一股冷气吹入.这是因为炉膛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就从炉门进入炉子来补充.冬季把炉子放在屋里,上升的热空气占据了上部空间,上部比较重的冷空气便下降,形成了冷热空气的不断对流,经过一段时间整个房子就变暖了.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气体对流的例子很多.例如,冬季用暖气片取暖,就是要用暖气片把空气加热,使空气对流,把热传遍室内.因此,暖气片一般要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不能放在________.

  热的另一种传递方式叫热辐射.

  站在火炉或火堆旁,身体向着火的一面会感到热,这种热是从哪里来?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这不是传导来的.是空气对流吗?也不是,因为人的感觉只是向着火的一面热,而不是全身都热.这种热由温度高的物体沿直线直接向四周投射的传递方式叫辐射.太阳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地球的.

  热辐射是一种很重要的传递热的方式.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太阳的辐射(普照),才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和人类活动.辐射是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发出的;在跟热源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辐射的强度是相等的.但辐射的强度限离开热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辐射越弱.另外,障碍物如木板,能挡住辐射热.

  辐射还跟物体的颜色有关,颜色越深,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就越强;颜色越浅,吸收或散发辐射热的能力就越弱.夏天我们常穿________衣服.

(1)请在文章空处境上合适的词.

(2)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常有蒸、烤、煮、炸等多种技法.请你对照文章中关于热的传递方式分别指出:蒸、炸、烤各属于哪种方式?

(3)为什么说“正因为有了太阳的辐射(普照),才有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和人类活动”?请你结合本章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9月25日晚21: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
汽化
汽化
成水蒸气,然后
液化
液化
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
熔化
熔化
并且
汽化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
吸热
吸热
(吸热、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舱的人是谁,但当听到:“神舟七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是翟志刚!”,这是根据
音色
音色
判断的;当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阳光照射在红旗表面上时反射了
光,使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光线照射到翟志刚袖口上的小反光镜(镜面是平面),会发生
镜面
镜面
反射;航天服的左右两袖上各有一块大小不同的平面反光镜,用它们分别观察胸前仪表时,两次成像的大小
相同
相同
(相同/不同).
(4)在出舱任务中,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宇航服经受了严峻的太空环境考验.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
紫外线
紫外线
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服装内必须保证一定的气压,防止人体水份的蒸发和血液的沸腾.舱外航天服还必须解决适应太空环境超过200℃大温差的难题,保证物体不会由于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而变形损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沸腾
沸腾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
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B
B
,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C
C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
7
7
分钟记错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0 102 102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高于
高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
水不一样多(或水的质量不同)
水不一样多(或水的质量不同)
.(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9分)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    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   分钟记错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0

102

102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7(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