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3所示.以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地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对光起会聚作用 C. 只有塑料薄膜对光有会聚作用 D. 照射一段时间后.塑料薄膜会熔化 图3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1所示是某校初三(1)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
方向
方向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
大小
大小
,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4)小刚用身边一些器材做实验:①他将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
重心
重心
一定在 同一竖直线上.
②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
向左倾斜
向左倾斜
(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滨湖区一模)(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A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投影仪
投影仪

②一段时间过后,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
③若在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给凸透镜戴上一片“近视眼镜”,则只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①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甲所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甲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大于
大于
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②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若干硬币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中心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
正确
正确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发现家中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用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吸盘挂炊具,于是他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物重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小明有如下猜想:

①与塑料吸盘圆形盘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②与竖直墙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利用直径大小不同的吸盘式挂钩紧压在同一墙面上;分别向挂钩上挂钩码,直至吸盘脱落.如图乙是吸盘刚好脱落时,所挂钩码的情  况.由此可判断猜想①是
正确
正确
的.
(2)小华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发现塑料吸盘可吸在光洁的玻璃板上,当将玻璃板以任意角度摆放时,吸盘都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这说明
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的存在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
简要做法:
可以将相同的塑料吸盘分别压在光洁的墙面上和粗糙的墙面上,而且挂上相同的钩码,
可以将相同的塑料吸盘分别压在光洁的墙面上和粗糙的墙面上,而且挂上相同的钩码,

如何判断:
吸盘先脱落,说明吸盘里面的进了空气
吸盘先脱落,说明吸盘里面的进了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宜昌)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1所示,通过加挂钩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如图1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
方向
方向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
大小
大小
,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2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
错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
向左倾斜
向左倾斜
(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关于机械的研究

(1)图甲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不变/变小).

(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做远离支点的匀速移动,则杠杆_________ (选填“仍平衡”、“左端向下倾斜”或“右端向下倾斜”)

(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同学们按如图丙所示的A、B、C、D  四种情形组装滑轮组。

为了验证猜想“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应选择装配图中的_________两组滑轮组做对比实验;按装配图A、B或图C、D两个滑轮组做对比实验,可以验证什么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