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大致画出图中物体AB的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C
C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D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 60 50 40 30 20 15 13.3 12.5 12
v/cm 12 12.5 13.3 15 20 30 40 50 60
①请画出“u-v图象.

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____.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____.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
v/cm1212.513.3152030405060
①请画出“u-v图象.

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
(2)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_。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_____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7)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直得出结论,于是在黑板上画出图2所示的示意图。同学们在交流时,根据测得物距和像距,在图中画出物和像的大致位置。为了得出凸透镜成像的普遍规律,必须要多组数据,于是要求各组同学都将观察的结果画在黑板上这个同一个图上,然后利用这些数据,顺利得出了凸透镜成像的普遍规律。你认为这种做法__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  

(8)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一中。

(a)分析表一中_______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表一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①请画出“u-v图象。
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______.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2)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__.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较准确地测出该凸透镜焦距.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60504030201513.312.512
v/cm1212.513.3152030405060
①请画出“u-v图象.

②根据图象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选取一组数据,说明此组数据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