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是 .它的用途是 .由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小卓同学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电阻R/Ω 5 15 25
电流I/A 0.6 0.3 0.2
问:(1)该实验中选错的仪器是
R′
,应该用
滑动变阻器
仪器.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电压表

(3)设计正确电路后,为了继续完成上面实验,小睿同学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这位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大于
1.5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此要调节滑片使它向滑动变阻器阻值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方向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1.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是
改变压力或接触面粗造程度
改变压力或接触面粗造程度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这是为了
拉力等于摩擦力大小
拉力等于摩擦力大小

(3)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接触面粗造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造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5)一个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选择下列哪组实验仪器
B
B

A.量筒,温度计  B.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C.天平,秒表   D.电压表,电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金属棒,通过金属导轨连接到电路中,闭合开关后,金属棒没有运动(仪器、电路都完好),要想使金属棒运动起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用的光学仪器是
透镜.能够成一个放大的图象的原因是物体距离
小于
小于
透镜
焦距
焦距
时,成一个
立、
放大
放大
像.
(2)小明把这个透镜朝向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5cm处找到一个极小亮的点那么,小明想要利用这个透镜获得一个缩小的像,应当把物体放在距离透
10cm之外
10cm之外
处.
(3)小明利用这只透镜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
蜡烛
蜡烛
凸透镜
凸透镜
光屏
光屏
,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在相同高度上
在相同高度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实验时间过长,不随时调整高度,蜡烛将会消耗,光屏上的像将会
上升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烛焰经过凸透镜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中

央,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时,应该将光屏适

当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后,

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

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与烛焰等

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接着将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适当距离(选填“左”或

“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

大”)。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