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敏探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后.对图甲所示既有并联又有串联的电路的电流关系提出了猜想: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为验证猜想.小敏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图(乙)所示器材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电表 次数 A1(A) A2(A) A3(A) V1(V) V2(V) V3(V) 1 1.2 0.8 2.O 12.0 6.0 18.O 2 0.9 0.6 1.5 9.0 9.0 18.0 3 0.6 0.4 1.0 6.0 12.0 18.0 请完成:(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为验证猜想.应选用电表 的示数进行比较, (3)比较表中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可得到的结论是 , (4)认真分析小敏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很多规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结论重复). 规律: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茂名)(8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已知A物质的密度是2 ×103kg/m3,底面积是0.3m3,重力为600N。物体A在F=10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2m。(g取10N/kg)求:

(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A的体积是多大?

(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06钦州)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每年上升高度约为10mm.2005年5月22日11时8分,我国珠峰测量登上了峰顶,当时的气温为零下二十九点六摄氏度,记作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广东茂名)(8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06山西太原,24)(8分)某城市高架桥梁工程建设,为兼顾城市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将一栋古建筑平移.在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先在古建筑四周深挖,把古建筑连同地基挖起,然后在地基下铺设平行轨道,如图所示.再用四个推力均为的千斤顶同时推动古建筑沿轨道缓慢滑动50m,在新地点安放、固定、复原.若古建筑连同地基的总重量为,铺设轨道的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问:

(1)为防止移动过程中轨道下陷,轨道对地面压力的作用面积至少是多大?

(2)在古建筑的整个平移过程中,四个千斤顶对古建筑做的功是多少?

(3)若使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移动古建筑,已知电动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80k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古建筑移动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06山西课改区,22)阅读下列材料:

当高台跳雪运动员出现在赛道的顶端时,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的速度已达到100千米每小时.这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跃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刺骨的寒风抽打着他的脸庞,两边的雪松飞快地向后掠过.最终,滑雪板稳稳地接触地面.如图所示,是记者用照相机拍下的精彩瞬间.

(1)(8分)滑雪不仅是一项运动,同时还是一门科学.

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找出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说出相应的原理、道理或概念.

(2)(6分)小羽发现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能否稳稳地接触地面,是比赛得分较关键的因素.他猜想: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程度可能与他的重心高低有关.于是他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小羽找来两块完全相同的橡皮,一块竖直放置;另一块平放,且切去总长的1/5垫在下部(粘牢).如图所示,同时放在水平书面上,微微摆动书,发现竖直放置的橡皮总是先倾倒.

①在探究过程中,小羽采用接触面积相同,观察________.判断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的关系;

②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