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每平方米.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块砖长、宽、厚分别为20厘米、10厘米、5厘米,质量为1.5千克,将它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735
735
帕,它的物理意义是
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735牛
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735牛
.如果将它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力将
不变
不变
,对地面的压强将
变大
变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一台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是3×104帕,它表示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第一组 长方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1102
2204
3408
表二:第二组 圆柱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462
5124
6248
表三:第三组 圆锥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763
8126
924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5与8,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根据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甲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比值不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不同;乙同学计算了实验序号1、4、7三次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越大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丙同学计算了每一组中任意两次实验的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乙同学的结论是______,丙同学的结论是______.(均选填“错误”、“不完整”或“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卢湾区二模)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第一组 长方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1 10 2
2 20 4
3 40 8
表二:第二组 圆柱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4 6 2
5 12 4
6 24 8
表三:第三组 圆锥体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7 6 3
8 12 6
9 24 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与7)
1与4(或2与5或3与6与7)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5与8,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甲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比值不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不同;乙同学计算了实验序号1、4、7三次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越大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丙同学计算了每一组中任意两次实验的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
正确
正确
,乙同学的结论是
错误
错误
,丙同学的结论是
正确
正确
.(均选填“错误”、“不完整”或“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