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5?湛江)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源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这次能源革命使人类文明发生了飞速进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如表所示:
年代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能耗:亿吨标准煤 0 3 10 17 38 100
(1)分析以上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谈谈你最担忧的问题(谈两点即可).
(2)要解决你最担忧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谈两点即可)?你有什么设想(谈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3、如图所示,过年放鞭炮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今年临近过年时,小英买了各种爆竹、烟花.她注意到郑州市对燃放有时间的规定,请你说出无节制放炮的危害
鞭炮声会变成噪声或会引起火灾
.爸爸告诉小英,炮纸里装有硝、硫磺、炭粉,点燃时可引起
空气
振动发出巨大的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力对运动起什么作用?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究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面现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的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左右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左边的斜面静止滚下,小球滚上右边的斜面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右边的斜面上将上升到左边释放时的高度.
③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在右边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左边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1)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对上面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D
D

A、①②③④都是事实  B、①②③是事实,④是推论   C、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D、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2)伽利略由此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
一直运动下去
一直运动下去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1996年至2000年,中国的节能率为6%,万元GDP能耗由1995年的3.97油当量(tce)降为2.97油当量(tce),下降25%.1995年至200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0万吨,二氧化硫1.8亿吨,粉尘600万吨,灰渣1亿吨.中国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6年至2000年间降低了8.8%.

根据上面的材料,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中,万元GDP能耗降低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的“斜面”实验: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
相同的速度
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