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但它们成的像为什么不同?它们的成像跟什么有关呢?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用“太阳聚焦法 找出凸透镜的焦点.测出焦距.然后.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火焰. 实验二:从左到右在水平桌面上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到凸透镜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呈现比烛焰小而清晰的像.用直尺量出蜡烛到凸透镜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三:重做上实验.但要使光屏上呈现比烛焰大而清晰的像.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烛焰能否用光屏接收?它比实际的烛焰大还是小?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b.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什么?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什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复习上一节学习的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并阅读教材第一段,你能否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_____。
2.猜想与假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段,对如何进行实验提出自己的猜想:_____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测凸透镜的焦距  
结合第一节学过的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思考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    
_____
(2)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依次排列,调整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调整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分别使u>2f、u=2f、f<u<2f、u<f,观察像的虚实、大小、正倒,测出各自的像距。
4.分析与论证  
分析以上数据,思考教材第67页和“想想议议”,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利用表格总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投影仪
投影仪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
平面镜
平面镜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
A
A

A.第一种现象        B.第二种现象
C.两种现象都是      D.两种现象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________.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________
A.第一种现象    B.第二种现象
C.两种现象都是   D.两种现象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______.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______
A.第一种现象        B.第二种现象
C.两种现象都是      D.两种现象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