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待测电阻R1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该同学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① 按图15连接电路时,应将电键 (13) 。
② 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14) (选填“a”或“b”)处;
③ 他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安~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2.0伏~6.0伏,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6所示,则待测电阻R1阻值的平均值为 (15) 欧(保留一位小数)。
④ 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同学还想测量另一段电炉丝的电阻Rx的阻值,可是在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源、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都已损坏。经过思考,他利用刚才已测得的定值电阻R1及原来剩下的器材,再向老师要了一个电源(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和一个电键S1,重新设计电路进行实验。 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答题纸相应框内(测量过程中,电路元件接线不能更改)。 (16) 简要叙述操作要点: (17) 。
图15 图16
实验序号 | A1表示数 (安) | A2表示数 (安) | Vl表示数 (伏) | V2表示数 (伏) |
1 | O.14 | 0.85 | 2.1 | 3.5 |
2 | O.24 | O.72 | 2.4 | 4.8 |
3 | O.34 | 0.69 | 1.7 | 5.1 |
4 | O.48 | O.72 | O |
实验序号 | Al表示数 (安) | A2表示数 (安) | V1表示数 (伏) | V2表示数 (伏) |
5 | O.11 | O.83 | 1.65 | 3.7 |
6 | O.17 | O.69 | 1.70 | 5.1 |
7 | 0.23 | O.62 | 1.15 | 5.8 |
8 | 0.30 | 0.60 | O | 6.0 |
实验序号 | A1表示数 (安) | A2表示数 (安) | V1表示数 (伏) | V2表示数 (伏) |
9 | 0.34 | 0.34 | 5.1 | 8.5 |
10 | 0.40 | O.40 | 4.O | 8.0 |
ll | 0.48 | 0.48 | 2.4 | 7.2 |
12 | O.60 | O.60 | O | 6.0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 2A”字样。
① 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欧时,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
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且量程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整个电路中的元件都不损坏的前提下,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量达到最大。(电流表A的表盘如图10(a)所示,电压表V1 和V2的表盘如图10(b)所示)。
a.电流表A选择 安(选填“0~0.6”或“0~3”)
电压表V1选择 伏(选填“0~3”或“0~15”)
电压表V2选择 伏(选填“0~3”或“0~15”)
b.满足要求时,求出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
( a) (b)
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小芳的实验电路图 小明的实验电路图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
I1/A | I2/A | I/A |
0.20 | 0.40 | 0.60 |
测次 电流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I1/A | 0.16 | 0.20 | 0.24 | 0.28 |
I2/A | 0.16 | 0.20 | 0.24 | 0.28 |
I/A | 0.32 | 0.40 | 0.48 | 0.56 |
(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
(2)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的大小关系是:R1 R2.
(3)分别指出小芳、小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