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乐器发出的相同音调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和主要频率一定相同 B.振幅和主要频率一定不相同 C.主要频率一定相同.振幅可能相同 D.主要频率和附加频率一定相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过程 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振动
产生的.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介质
(2)探究平面镜成像:
器材及装置图 器材:刻度尺、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
的关系;
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物像大小
物像大小
的关系.选点燃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
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步骤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是运用
等效替代
等效替代
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A′.再拿一支未点燃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好像点燃一样
好像点燃一样
,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
平面镜
平面镜
的距离.
4.在蜡烛B的位置换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
不能
不能
(能,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
光屏
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过程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结论上述过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上述过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2)探究平面镜成像:
器材及装置图器材:刻度尺、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的关系;
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的关系.选点燃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______.
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是运用______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A′.再拿一支未点燃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______,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______的距离.
4.在蜡烛B的位置换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______(能,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
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
u>2f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
放大 实像投影仪
u<f放大正立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过程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结论上述过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上述过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探究平面镜成像:
器材及装置图器材:刻度尺、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选点燃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   
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是运用    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A′.再拿一支未点燃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    的距离.
4.在蜡烛B的位置换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    (能,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
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
u>2f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
 放大 实像投影仪
u<f放大正立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1.02 J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
A
B
B
C
C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A
A
D
D
F
F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用同一根琴弦做两次实验,一次较松、一次较紧,分别拨动听声音的音调
用同一根琴弦做两次实验,一次较松、一次较紧,分别拨动听声音的音调

(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
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细铜丝比尼龙琴弦传声效果好
细铜丝比尼龙琴弦传声效果好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
阻碍了琴弦的振动
阻碍了琴弦的振动

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完成下面关于声音的相关内容.
①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A:泡沫塑料板 0.3
B:玻璃 0.6
C:木板 0.4
D:硬纸板 0.5
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ACDB
ACDB
(填序号)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疏松多孔
疏松多孔

②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翅膀振动
翅膀振动
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探索精神

③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
弹起来
弹起来
.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
静止不动
静止不动
,这说明了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④如图2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A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