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图15所示.有为中学的东东同学在探究物重和质量的关系中.他的猜想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能跟质量成正比.为了验证他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而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弹簧测力计.钩码.在进行实验中.他先后把质量分别是100g.200g.300g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中.现在请你分析东东同学的实验数据.看看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多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质量m(kg) 重力G(N) 0.10 0.98 0.20 1.96 0.30 2.94 图15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东同学为了探究“功率跟电阻的关系”,他找来额定电压分别是3.8V和2.5V的L1、L2两只灯泡.将两灯串联起来,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了实验探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如图甲、乙所示,在闭合开关前,请你帮助小东完成他还没有完成的操作?
(2)完成上述操作后,小东移动滑片,测量出了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并计算出实际功率和对应的电阻.记录结果见下表:
次数 电流/A 电压/V 实际功率/W 电阻Ω
灯L1 灯L2 灯L1 灯L2 灯L1 灯L2
1 0.16 0.96 0.32 0.15 0.05 6.0 2.0
2 0.18 1.30 0.64 0.23 0.12 7.2 3.6
3 0.3 3.80 2.50 1.14 0.75 12.7 8.3
由实验记录可知,灯Ll的额定功率为
1.14
1.14
W.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近似得出:“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灯泡的电阻成正比”.若此结论成立,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

(3)根据小东同学的实验方案及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和不合理的地方?
在本实验中,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应当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
在本实验中,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应当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东同学利用如图15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了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他选用了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压表(量程有“0-3V”和“0-15V”)、电流表(量程有“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甲“10Ω 1A”、乙“20Ω 0.5A”、丙“50Ω 0.2A”)、开关、电压4.5V的电源和若干条导线。

(1)根据电路图和器材的规格,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东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的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

(3)小东在得到了第1次实验数据后,应向     (根据图甲回答,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才能得到第2、3、4次的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他发现,同一个灯泡计算出的四组电阻值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      升高而增大。

  (5)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第4次灯泡最亮,第3次比第2次亮,第1次最暗,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选填“大”或“小”),灯泡越亮。

(6)从实验数据来看,小东所选的滑动变阻器应当是      (选填“甲”、“乙”或“丙”)。

次数

U/V

I/A

1

1.5

0.17

2

0.18

3

2.5

0.2

4

3.0

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东同学利用如图15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了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他选用了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压表(量程有“0-3V”和“0-15V”)、电流表(量程有“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甲“10Ω 1A”、乙“20Ω 0.5A”、丙“50Ω 0.2A”)、开关、电压4.5V的电源和若干条导线。

(1)根据电路图和器材的规格,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东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的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

(3)小东在得到了第1次实验数据后,应向     (根据图甲回答,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才能得到第2、3、4次的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他发现,同一个灯泡计算出的四组电阻值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      升高而增大。

  (5)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第4次灯泡最亮,第3次比第2次亮,第1次最暗,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选填“大”或“小”),灯泡越亮。

(6)从实验数据来看,小东所选的滑动变阻器应当是      (选填“甲”、“乙”或“丙”)。

次数

U/V

I/A

1

1.5

0.17

2

0.18

3

2.5

0.2

4

3.0

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2)小红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南”的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成放大像如图1所,表明小华所选的透镜物距和焦距满足如下关系
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间
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间

(3)“崇启大桥”是启东的腾飞之桥,一位摄影爱好者,用相机记录了崇启的大桥的恢弘气势,如图2所示,该摄影师使用相机的镜头焦距和物距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如果在摄影时发现有一个桥墩没有进入镜头,该如何操作
镜头向后调节
镜头向后调节

(4)如果在摄影时镜头上沾一个小黑点,则胶片上
D
D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D.像变模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2)由图
和图
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速度(m/s) 测力计示数(N)
1 0.05 0.6
2 0.10 0.6
3 0.15 0.6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B
B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6)在山东省第一届物理创新实验大赛上,莱芜一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其实验方法如图二所示,请你说明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稳定,便于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稳定,便于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