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实验过程中必须________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小明同学做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第3次实验的拉力读数如下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是        N,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0.9

0.3

74.1

3

3

0.1

0.3

(2)从表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3)小芳对上述三个机械效率取平均值,并认为它是这个滑轮组准确的机械效率,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4)请你根据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在有用功一定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同,机械效率就不同。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还与         有关。(只填一个因素就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然后________向上________提起弹簧测力计,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测出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上移的距离。

(2)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米,钩码重1.5牛,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线端上移的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J)

0.6

0.4

0.3

0.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表中其他数据是正确的,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4.8

4.8

1.9

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的实验

3.2

4.8

1.2

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为4.8N,重复步骤②的实验

4.8

6.4

1.9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大小(填“压力”或“重力”)。

(3)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4)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14-17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5)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              

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