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 道出了黄金的 的物理特征.其实.你所知道的最不怕火炼的金属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广义的角度看,太阳能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而且还包括由它引起的水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在石油、天然气、煤、地热能中,不是来自太阳的能源是
地热能
地热能

某型号太阳能庭院灯的技术参数如图所示.该太阳能庭院灯的抗风力不小于
41.67
41.67
m/s.在充分充电后,即使是连续阴天,专用铅酸蓄电池使两盏节能灯正常工作所做的电功最大可以达到
0.4kw?h
0.4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眼睛对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外界的光线通过瞳孔进入人眼,经过晶状体折射后,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用眼不当,很多同学过早的戴上了眼睛,常叫他们近视眼,典型特征就是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大,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面
前面
,因此常用近视镜加以矫正.与近视眼相对的是远视眼,典型特征就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的近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弱,常用远视镜加以矫正.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睛的度数=
1f
×100
(公式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单位必须用米),请回答:(1)人眼中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
凸透镜
凸透镜
,视网膜就相当于
光屏
光屏
,视网膜上的像是
立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
(2)把文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3)纠正近视眼近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凹透镜
凹透镜
,纠正远视眼远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凸透镜
凸透镜

(4)一同学戴500度的眼睛,该眼睛的焦距是
0.2
0.2
m.
(5)为减少近视眼的发病率,你对同学们学习、生活用眼有什么样的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如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于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请你回答:
(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凝华
凝华

(2)请你根据短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气温在0℃以下;第二,空气湿润(空气中有水蒸气)
第一,气温在0℃以下;第二,空气湿润(空气中有水蒸气)

(3)文中谈到:初冬的夜晚,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意思是说“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不科学. 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霜”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人们常说的“下霜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不科学. 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霜”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人们常说的“下霜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能源能否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角度看,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能源(选续“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在石油、天然气、煤、核能中,不是间接来自太阳能的是
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