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1:2.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U1:U2=
2:3
2:3
;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3:2
3:2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1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2),用盐水和两种不同金属自制的电池,其电压为1 V左右,铜片为正极,铝片为负极。为准确测量该电池的电压,某同学设计出(1)图电路,R1

 R2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它们的阻值都在5至1 0之间)。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1)图的设计思路在(2)图中将实物连成电路。

  (2)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要求体现操作方案,测两次电压,再取平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2)用盐水和两种不同金属自制的电池,其电压为1V左右,铜片为正极,铝片为负极.为准确测量该电池的电压,某同学设计出(1)图电路,R1、R2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它们的阻值都在5Ω至10Ω之间).已知的定值电阻(他们的阻值都在5Ω至10Ω之间).

①用简单的计算说明,连接电路时选择0.6A接线柱的理由.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1)图的设计思路在(2)图中将实物连成电路.
③当某同学用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线路时,电流表指针就摆动了,分析一种可能的原因.
④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要求体现操作方案,测两次电压,再取平均.
试验次数12 3
电压U/V3.03.8 4.2
电流I/A0.180.22
(2)实验室购买了一批规格为“3.8V、1W”的小灯泡,为测验小灯泡是否合格,小刚利用其中一只灯泡来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他设计的实物电路图如图3所示:
①连接实物电路图时,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组片的滑片P应调至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②实验时测得如表5中的几组数据,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是______A,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③分析②中数据,你认为该小灯泡是否合格?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如果生产这种小灯泡的钨丝长度是一定的,则这个小灯泡的钨丝的横截面积比合格产品______(选填“粗”或“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随州)如图(2),用盐水和两种不同金属自制的电池,其电压为1V左右,铜片为正极,铝片为负极.为准确测量该电池的电压,某同学设计出(1)图电路,R1、R2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它们的阻值都在5Ω至1 0之间).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1)图的设计思路在(2)图中将实物连成电路.
(2)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要求体现操作方案,测两次电压,再取平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展电学实验,其中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 2Α”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后,他们首先将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读出各个电表的示数;然后再将滑片P向变阻器R2的某一端移动,在滑片处于某两个位置上时分别读出各个电表的示数,三次实验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如表所示.
电表示数
实验序号
V2
V2
(伏)
V1
V1

(伏)
电流表A
(安)
1 4 2
2 3 3
3 2 4
①该小组同学在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将滑片P
向a端
向a端
移动.(选填“向a端”、“向b端”或“没有”)
②请在表格的栏目中,填上电压表V1、V2的符号.
③若已知三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4安、0.3安和0.2安,请将以上示数正确地填入表格.
④若要利用上述表格中的数据验证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则可以选用表格中的哪几列数据,并说明选用的理由.
需选用第3和第4列的数据;验证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时,必须选用同一个定值电阻开展研究,第3和第4列的数据反映的是通过同一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需选用第3和第4列的数据;验证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时,必须选用同一个定值电阻开展研究,第3和第4列的数据反映的是通过同一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