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
| ||
| ||
| ||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②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①试管中的液体呈红色 ② 没有气泡冒出 没有气泡冒出 |
①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②样品中不含有碳酸钙.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
(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观察实验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4)取12 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 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l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1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________,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________处(填“A”或“B”).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4)若用装置图3制取气体过程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5)图4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_.
(6)在没有现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合理的仪器是________.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工业上常用天然气和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CO和H2,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下图为利用合成气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
(1)二甲醚与酒精(C2H5OH)的化学式组成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在二甲醚火焰上放一白瓷板,可观察到白瓷板上有_________.
(2)还原反应室内发生的化学反应(赤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有_________个,若还原反应室利用甲烷完全燃烧维持高温,则还原反应室所得产品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生铁.
(3)写出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任写一个).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反应物原子全部进入到需要的产品中.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反应_________(选填“符合”、“不符合”或“不符合”)这一特点.
(5)上述生产过程中所得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不可能是_________.
A、14∶3
B、7∶1
C、14∶5
D、28∶5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