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个阻值为的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若阻值之比为.则三个支路的电流之比为( ) A.1:2:3 B.3:2:1 C.6:3:2 D.2:3:6 答案:C 因为并联.所以电压相等.阻值之比为.所以电流之比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电阻与电压、电流有关,小李猜想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他们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电路,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导体、若干节干电池及其他必要器材进行实验。

(1)在设计电路时,小明认为还需在M、N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才能正确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小李认为干电池的电压是已知的,所以实验中不需要电压表;经讨论后他们达成了共识并完成了实验。你认为 (13) (选填“小明”或“小李”)的观点是正确的。

(2)两位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实验测得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导体A

长度0.4米 横截面积0.3毫米2

表二 导体B

长度1.2米 横截面积0.3毫米2

表三 导体C

长度1.5米 横截面积0.3毫米2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序号

4

5

6

实验序号

7

8

9

U(V)

1.2

2.4

3.6

U(V)

2.4

3.6

4.8

U(V)

1.5

3.0

4.5

I(A)

0.30

0.60

0.90

I(A)

0.20

0.30

0.40

I(A)

0.10

0.20

0.30

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判断 (14) (选填“小明”或“小李”)的猜想是错误的。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为了在表三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请你在表四中填写需选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导体还需满足的条件。 (16)

小明认为在后续实验中,D、E两端的电压必须与表三中的电压值相同;小李认为在后续实验中,通过D、E的电流必须与表三中的电流值相同。请你判断:小明的观点是 (17) 的,小李的观点是 (18) 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某班级同学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若干根导线,按图1所示的电路分组进行实验.实验中已得到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表一
组别R1(ΩR2(ΩU1(VU2(VU(V
第一组55336
第二组510246
第三组5151.54.56
(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将电压表分别接到AB、BC、AC处,测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表一是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的U1、U2和U的数据,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中的U1和U2的比值与R1和R2的比值,可得到的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______.
(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时,各组同学先按图2(a)测出R1和R2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的第五列中,然后将三个已知电阻R逐个接入电路中,替代串联电阻R1和R2,如图2(b)所示,并将R的阻值和通过R的电流值I′记录在表二的最后两列.
组别序号R1(ΩR2(ΩI(AR(ΩI′(A
第一组1550.62.52.4
2550.6100.6
3550.6150.4
第二组45100.42.52.4
55100.4150.4
65100.4200.3
第三组75150.3100.6
85150.3200.3
95150.3250.24
③观察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中能作为串联电阻R1和R2总电阻R的阻值分别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④在第③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串联电阻R1和R2,以及总电阻R的大小关系,可得的结论是:在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中,当电阻R1的阻值一定时,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若干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按图所示的电路正确进行实验,并用仪器测出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P1、P2分别是导体R1、R2的电功率,P是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表一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安)
(第二列)
V1(伏)
(第三列)
V2(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10.102.06.020400.200.400.60
20.301.56.05150.451.351.80
30.404.06.01051.600.802.40

表二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l(安)
(第二列)
A2(安)
(第三列)
V(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40.200.506.030201.201.803.00
50.300.546.020251.801.443.24
60.400.526.015502.400.723.12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得的.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最后三列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__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二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若干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按图所示的电路正确进行实验,并用仪器测出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P1、P2分别是导体R1、R2的电功率,P是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表一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安)
(第二列)
V1(伏)
(第三列)
V2(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10.102.06.020400.200.400.60
20.301.56.05150.451.351.80
30.404.06.01051.600.802.40
表二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l(安)
(第二列)
A2(安)
(第三列)
V(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40.200.506.030201.201.803.00
50.300.546.020251.801.443.24
60.400.526.015502.400.723.12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得的.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最后三列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二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若干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按图所示的电路正确进行实验,并用仪器测出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P1、P2分别是导体R1、R2的电功率,P是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表一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安)
(第二列)
V1(伏)
(第三列)
V2(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10.102.06.020400.200.400.60
20.301.56.05150.451.351.80
30.404.06.01051.600.802.40
表二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l(安)
(第二列)
A2(安)
(第三列)
V(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40.200.506.030201.201.803.00
50.300.546.020251.801.443.24
60.400.526.015502.400.723.12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得的.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最后三列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二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