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上面,如图所示 25.变大,如图所示 26.左边,如图所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如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球、木块、刻度尺等.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滑行距离的长短
,比较金属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要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
不同质量的金属球
,并让它们从
斜面同一高度
沿斜面静止滑下.
(2)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m/g 0.1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木块滑行距离s/m 0.12 0.10 0.12 0.12 0.11 0.13 0.1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
不相符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质量的球没有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一步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钢球质量m/g 木块滑行距离s/cm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v/cm/s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100 10 1 8 10
2 200 20 2 16 40
3 300 30 3 24 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
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2倍,速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透明
透明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
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蜡烛B
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蜡烛B
;手指放在蜡烛
B
B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C
C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b
b
_ (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c
c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和李娟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移动蜡烛时,像的位置也随之改变,所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同时移动,不容易在光屏上接到像
移动蜡烛时,像的位置也随之改变,所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同时移动,不容易在光屏上接到像
,正确的做法是
当蜡烛和凸透镜处于如图位置时,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当蜡烛和凸透镜处于如图位置时,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球、木块、刻度尺等.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小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小
,比较金属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要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
不同质量的金属球
不同质量的金属球
,并让它们从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沿斜面由静止滑下.
(2)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m/g 0.1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木块滑行距离S/m 0.12 0.10 0.12 0.12 0.11 0.13 0.1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
不相符
不相符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质量的球没有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
不同质量的球没有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进一步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钢球质量m/g 木块滑行距离S/cm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v/cm.s-1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100 10 1 8 10
2 200 20 2 16 40
3 300 30 3 24 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
速度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因为动能与
质量
质量
成正比,与
速度的平方
速度的平方
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球、木块、刻度尺等.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滑行距离的长短
木块滑行距离的长短
,比较金属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要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
不同质量的金属球
不同质量的金属球
,并让它们从
斜面同一高度
斜面同一高度
沿斜面静止滑下.
(2)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m/g 0.1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木块滑行距离S/m 0.12 0.10 0.12 0.12 0.11 0.13 0.1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
不相符
不相符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质量的球没有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
不同质量的球没有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后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透光
透光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玻璃板太厚
玻璃板太厚
造成的.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C
C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a
a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c
c

(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上述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发现A、B烛焰晃动时并未完全重合,试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蜡烛B不应该被点燃
蜡烛B不应该被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