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图10-3.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 A.B间的距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初中课外实践课上,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实像
实像
(填“实像”或“虚像”);
其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D
D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试验,如图18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①与物体的大小有关;②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接着,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挡板缝隙长/cm 实验次数 挡板与小孔间距/cm 像的大小/cm
6 1 5 6
2 10 3
3 15 2
9 4 5 9
5 10 4.5
6 15 3
12 7 5 12
8 10 6
9 15 4
要验证猜想1,应选择
1、4、7(或2、5、8或3、6、9)
1、4、7(或2、5、8或3、6、9)
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结论是:
在小孔到物体的距离相同时,像随物体增大而增大
在小孔到物体的距离相同时,像随物体增大而增大

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结论:
物体大小一定时,像随挡板与小孔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物体大小一定时,像随挡板与小孔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小明在进行实验评价时,发现受所用器材的限制,上述影响因素还缺少一项,它是
塑料薄膜(像)到小孔的距离
塑料薄膜(像)到小孔的距离
;小明对此因素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原有器材进行的改进是
在易拉罐外面包一层厚纸,将塑料薄膜封在纸筒末端,移动纸筒
在易拉罐外面包一层厚纸,将塑料薄膜封在纸筒末端,移动纸筒
,具体探究步骤为
保持挡板缝隙长和挡板与小孔间距不变,改变易拉罐的长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
保持挡板缝隙长和挡板与小孔间距不变,改变易拉罐的长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