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质量和密度类型题及解法
题型一:关于质量的概念
例1.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的( )
A. 形状不同 B. 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 速度大小不同
解题方法: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等外界因素而改变,所以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质量的概念,明确它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基本属性。值得注意的是,状态改变指的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题型二:关于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2. 在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当右盘中再加1g砝码时,指针指在标尺中央红线的右侧;减去这1g砝码时,指针又指在标尺中央红线的左侧,而砝码盒中质量最小的砝码是1g,遇到这种情况,正确操作方法是( )
A. 调节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B. 调节横梁左边的平衡螺母,使在平平衡后再读数
C. 将被测物移到右盘,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D. 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使天平平衡后再读数
解题方法: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横梁平衡指的是横梁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过程中的指针偏到分度盘中线的哪一侧,表示横梁这一端较低,平衡螺母应向另一侧移动,一旦天平调节平衡后,使用时,就不许再动平衡螺母,否则测出的质量不准确,这时,就要靠加减砝码来使天平平衡,如果加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时,加砝码盘的这端下降,就应该减去这个砝码,调节游码的位置,使横梁平衡后再读数,由天平使用规则中“左物右码”可知,C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是D。
点评:每一架天平都有与之配套的砝码,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质量数与天平横梁标尺上的量程是相同的,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等于向砝码盘上添加同质量的砝码。
题型三:关于密度的概念
例3.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B. 将一杯水分成两杯,则每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 根据密度,可知密度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解题方法: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一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物质的形状、运动状态、所处位置、质量大小等因素无关,所以答案选C。
点评:表示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是一个定值,它不会因m或V的变化而改变的,对于同一种物体,当m发生变化时,V也随之改变,但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密度是不变的。另外,物体因热胀冷缩会使其体积有些许变化,这会使物质的密度有些改变。而气体因热胀冷缩使体积有大的变化,所以对于气体的密度,一定要标明“0℃,在标准大气压下。”
小红想: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小红利用烧杯、水、天平、合金圆柱体、细线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③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烧杯的水中,静止在某一深度,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此时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m2.
(2)下表为小红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表中h2>h1)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
(3)小红在野外考察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知道石块的密度,但只带了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忘记带量筒。她灵机一动,利用以上探究得到的结论,设计实验测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图位置 | 圆柱体的重力(牛) |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 天平读数m2 |
部分浸入 | 2.6 | 2.4 | 180 | 200 |
浸没深度h1 | 2.6 | 2.2 | 180 | 220 |
浸没深度h2 | 2.6 | 2.2 | 180 | 22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