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7所示.在虚线框中有一套机械装置.在A处用100牛的力将绳端向下移动1米.能把物体B吊起0.5米.如果这时的机械效率是80%.请回答: (1)虚线框中可能是哪种简单机械?(举两种方案.并画出简图) (2)物体B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若额外功不变.则用这套装置提升重360牛的物体C时.需要在A处施多大的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27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l)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

t1=2.6S

V1=  28.85 cm/s

2

S2=75

t2=2.5S

V2=________ cm/s

3

S3=75

t3=2.4S

V3=________ 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27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图27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图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土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扳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台,如图1所示.在此实验中:
(l)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晟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B
蜡烛B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大小
的关系.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A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5)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台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体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B

A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嚣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7)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作出了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8、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1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到平面镜的距离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房山区二模)在一溶液池内有一个正方体的金属块沉在池底,小华利用滑轮组将其匀速提出液面,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绳端拉力F与金属块底部到池底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27 所示.已知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求:
(1)金属块浸没在液面下所受浮力;
(2)金属块的密度;
(3)金属块露出液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