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于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F浮>G.则 ,若F浮<G.则 ,若 F浮=G.则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设想有一个已知边长为a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是ρ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由于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也相等,因此受到的压力相等,作用效果相互抵消.而上下两表面却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受到的压力为F=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的差F= .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若将该正方体投入水中,则它静止时将 于水中.(p水>p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设想有一个已知边长为a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是ρ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由于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也相等,因此受到的压力相等,作用效果相互抵消.而上下两表面却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受到的压力为F=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的差F=        .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若将该正方体投入水中,则它静止时将        于水中.(p水>p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甲同学依据“石块扔入河中的水里总是沉入河底,木头放进水里却会浮在水面”,猜想:沉入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乙同学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银中的铁块最终漂浮在水银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能会对它浸入液体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
(1)于是他们首先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a)所示),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3.2牛;再把该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b)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2.0
牛,发现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小于
小于
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而判断出甲同学的猜想是
错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接着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三中.
表三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块 A B C D E F
物块密度
(千克/米3
2.7×103 2.2×103 1.1×103 0.9×103 0.6×103 0.4×103
物体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或5或6
4或5或6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至此,大家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要完善证实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们决定下面还要研究
密度范围在0.9×103~1.1×103千克/米3内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另外还需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浸入在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中,观察它的最终状态
密度范围在0.9×103~1.1×103千克/米3内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另外还需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浸入在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中,观察它的最终状态
,为它提供全面、有力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图,通过对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0.5N,例如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1)由乙、丙两图可测得合金块所受的浮力F=
0.5
0.5
N,再由甲、丁两图可得合金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若图丙中溢水杯里的水没装满,将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
G.(选填“>”、“<”或“=”)
(3)分析以上信息,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合金块的密度是
4×103
4×103
kg/m3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小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明显不同,这个步骤是图中的
(选填代号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